一名國小六年級學生身體不舒服就診時,並無發燒、咳嗽等病症,轉到兒童心智科,發現這個孩子是因父母要他參加私校考試,壓力太大導致不舒服。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說,十二年國教要實施,他的門診多了兩成國小病人,原因是家長要孩子考私立國中,孩子無法承受考試壓力而求診。原要減輕升學壓力的十二年國教,反讓壓力提早向下延伸。
三軍總醫院醫師葉啟斌的門診多了一成類似小病人,他認為每個孩子不一樣,父母要顧及孩子的差異,選擇學校先和孩子討論。
十二年國教原是為了提升教育品質,強調適性發展,想不到卻衍生許多問題。紛紛嚷嚷的排富問題還未平息,現又出現搶讀明星學校,造成學生「無病呻吟」的壓力,教育官員想必始料未及。
問題不一定出在制度,家長的觀念才是始作俑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父母最大的期待,原本無可厚非。問題是父母對「龍」、「鳳」的認知並不正確。行行出狀元,只要在每一行有所成就即是狀元。但因受傳統科舉及財富價值觀的餘毒,狀元一定要會考試,一定與財富、地位有關。
加上擠進明星學校與科系窄門,才能成龍成鳳的狹隘觀念,扭曲了「多元」、「適性」的教育觀,即使十二年國教已強調免試升學,家長還是絞腦汁,為兒女鋪排明星私校搶位子。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孩資質不同,興趣不同,父母卻要用一種模式拷貝,難怪兒女壓力大,心理病紛紛出現,不但影響健康,也影響學業,足令為人父母者後悔莫及。
其實活生生的個案一再發生,同樣的故事一再上演,卻喚不醒父母把兒女「當成私產」的不正確觀念,在十二年國教上路在即的時刻,心身醫學科門診不斷湧入壓力大的小學生,為人父母者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