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去過金門的人都難忘的古色古香閩南建築,或是充滿異國情調的西式洋樓,大部分由出外打拚的金門華僑回鄉建蓋,現在都已成文化古蹟,為金門平添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痕跡。
這些金門人的祖先,或因戰亂、或為給家人更好的生存空間,冒著生命危險到異地打拚奮鬥、胼手胝足建立家園。成功的出洋客故事不少,但葬身魚腹或客死他鄉的悲慘故事難以計量,像是十人搭船去南洋,可能只有四人上岸,四人中可能有一人受不了而返鄉,於是流傳「六死、三在、一回頭」的說法,成為唐振瑜敘說《落番》故事的由來。
《落番》不只是一段古老記憶、一趟尋根旅程,也是一段逐夢的故事。唐振瑜長期致力於金門文史影像紀錄的工作,為金門拍下的作品有七十部之多。
他藉《落番》記錄金門人可歌可泣的出洋史蹟,實地走訪馬來西亞的金門生活圈,看金門華僑在遙遠的異鄉,打造起第二個金門聚落,看金門華僑的下一代在父執輩的記憶中尋找自己對金門的印象。透過影片記錄固守家園的金門阿嬤走過戰亂、走過夫妻離異,獨自撫育兒女的滄桑歲月,當然更記錄這些金門華僑透過族譜及各式建築,與金門牽起濃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