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定調,教育部長蔣偉寧認為要「免學費且不排富」,但站在地方政府的立場,最現實的就是經費問題,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排富錢從哪裡來?
以新北市來說,得增加十三億元支出,這筆錢若自行想辦法,「挖東牆補西牆」,勢必排擠其他教育經費,到時候受害的將是其他學校和學童,何來公平可言?
台北市長郝龍斌主張排富,和教育部看法不同,主要著眼也在經費問題,這是六都首長的共同心聲。六都財力豐厚,仍無法負荷不排富的壓力,窮鄉僻鎮更不用說了。
就百姓而言,設立排富條款才是正確,目前貧富差距太大,根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所得差距逾九十六倍,換句話說,學費對有錢人不過九牛一毛,對貧窮人家卻是筆大負擔,一視同仁只是齊頭式假平等,不是立足點的真平等。
政府制定政策時,疏忽了編列預算,倘若全額補助,絕不會發生爭議。談到錢就傷感情,一旦動用到地方政府的經費,這「不可承受之重」,恐非他們所能扛得起。
政府想要當耶誕老公公,就要有布施的本錢,千萬不可「乞丐發大願」。而民眾當有富者繳費的認知,不應存有「吃大鍋飯」的心態,排富條款為國家節省公帑,為自己求得心安,何樂而不為?
謝碧嘉(桃園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