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右)昨天接受電台節目主持人尹乃菁(左)專訪,廣泛地談《會計法》修法、十二年國教、核四、電價調整及目前政府施政的問題。被問到為何要堅持兼任黨主席,馬總統說,黨政一定要密合,一定要以黨輔政,施政才會順利。圖/黃義書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總統馬英九昨天接見即將赴大陸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大陸訪問團。總統表示,這次的「吳習會」一方面檢討五年多來兩岸關係發展,另一方面前瞻未來方向,意義非常重大;此外,他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會把雙方未來設立的辦事機構當做是外交的使領館。
由於吳伯雄將於明天至十四日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訪問北京,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吳習會」。總統馬英九昨天特別在總統府接見訪問團。
馬英九說,習近平到美國訪問和美國總統歐巴馬碰面,談到兩岸關係時,歐巴馬特別講了美國政府強烈支持大陸和台灣在過去幾年改善關係的努力,且希望這樣的一個程序會繼續地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邁進。這樣的場合,做這樣的宣示,意義非常重大,這代表台灣與大陸關係的改善,符合台灣與大陸利益,也符合美國利益。
馬英九指出,兩岸還是需要不斷有新的構想、視野、動力,能持續創造永續和平跟繁榮。兩岸關係的交流擴大與深化,一直是政府非常重要的方向,台灣與大陸如果有更多交流,都應該樂觀其成,絕對會讓雙方更趨向和平。
有關兩岸互設辦事處,他強調,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政府不可能把海峽對岸看做是一個國家。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看起來很像只是行政措施,但其實都具有高度政治含義,政府並未因為這樣而有任何迴避,雙方很快地展開協商,也希望能盡快達成協議。
馬英九強調,兩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會把這些雙方設立的辦事機構,當做是外交的使領館;有關人員的身分、保障,證照的申辦,及受刑人的探視等,都會有規定,但都不是把它當做兩個國家間的關係來看待。
馬總統表示,ECFA裡的服務貿易談判「已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希望盡快簽署;再來就是貨品貿易,但這部分比較複雜,因為量比較多,希望年底前完成。若這兩項能完成,對兩岸關係是一個重要的結構性改變,「等於是兩岸經貿關係的基本法」。
針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馬總統說,需要做一些調整,政府都準備好了,會一波波提出來。
兩岸政治對話
民間早就在談
此外,馬總統昨天也接受電台專訪,在被問及有關兩岸政治對話,包括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是否可以在未來幾年展開時,他指出,過去大家在談這些議題時,都沒有具體的內容,很多也不具認知上的意義,但兩岸民間團體早就在談了,他沒有給予任何的限制,叫它二軌、三軌、或一點五軌,都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