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提供獨居老人免費送餐服務,承包望安鄉將軍村老人便當的業者,竟以皮蛋、花生米充數,當成便當主菜供老人佐餐,遭媒體揭發。
從供餐流程來看,暴露政策執行的缺陷;地方政府社福業務主管機關顯然未善盡評估把關之責,沒做到不定期抽查承包業者供餐的質與量;在食品衛生、營養成分和烹調菜色等關鍵指標上,是否合乎合約的規定以及受服務對象的需求,也沒有定期訪視,調查標的群體(中低收入老人)的滿意度。地方政府把關不嚴,確有疏失。
老人供餐服務招標委外,由一般以營利為前提之民間餐飲業者承辦,這個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若老人們對供餐服務不滿意的比率過高,就應解約重新發包。或者,亦可考慮交由非營利團體承辦。
中央對於開辦老人供餐服務不能生而不養,甚或認為撒錢補助地方就可了事,中央除了給予偏遠離島和窮鄉僻壤的產業落後縣市專案補助,也宜定期訪視或調查各縣市的執行成效、被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並且提供專業協助。
中央或地方政府推出各項社會福利措施,務期使納稅人的每一分錢用在刀口上,使公共資源真正用在迫切需要者身上,滿足其最低限度的現實生活需求,在物質與精神生活層面上,使老年人能過著有最起碼尊嚴的晚年生活,中央或地方政府主事者或協力實際執行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均對此責無旁貸。
亨樹(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