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洛克斐勒曾說:「競爭的結果會造成滅亡,唯有合作才是王道。」一個很努力的人,終究是拚不過一群很努力的人。
但是要怎樣才能讓大家放棄單打獨鬥,願意攜手合作呢?
《孫子兵法》提出的辦法是──「陷入絕境」,因為人在緊要關頭,除了會產生不服輸的心理,咬牙苦撐下去;同時求生的意志,也會讓部隊想衝出一條活路,甚至無條件的和其他人共同面對險境,就像左右手互相幫忙一樣,尋找拚拚看的機會。
《孫子兵法‧九地第十一》舉例說:「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這裡提到吳國人和越國人長期不對盤,本是對頭冤家,但是當他們同船渡河,遇上大風浪時,不得不放下仇恨心態,共度難關。
原來,「利害關係」才是把彼此綁住、相互救援的主因。
所謂利害的結合,就是有利可以一起合作,沒有利就開始計較,甚至成了敵對關係。
那些高明的將領懂得利用這種利害得失的槓桿,讓部隊在進退攻守,尤其在逃避追殺的困境中發揮力量,就像人的雙手,即使在大腦中樞沉睡的狀態下,也會無意識自動幫忙對方。
所謂的利害關係,並不是完全不管別人死活,〈九變第八〉說:「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孫子認為,一個合格的將領,對事情的考慮必須兼顧利害兩方面;在不利的狀況中,考慮有利的一面,可以堅定信心;在有利的狀況中,考慮有害的一面,可以化險為夷。
這樣,不但顧及部隊的利益,又能隨時因應情勢變化,避免陷入當局者迷的窠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