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經立法院政黨協商,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接管,台中市多位議員質疑,市府出了土地及二十二億元,等於是「割地賠款還被嫌」,評估失當。未來在地藝文團隊、市民有何好處?議員要求文化局應有對策,不是丟掉燙手山芋就算了。
不管台中市議員對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的看法如何?這都意謂著:每年營運、維修的龐大經費,都將交給中央負責,也就是由全體納稅人埋單。
看到台中大都會歌劇院BOT「興建(Build)、營運(Operate)、移轉(Transfer)」失敗的新聞後,讓我想起勞保,就是因為政治人物短視近利的作為,才造成勞保年金瀕臨破產。
當初勞保所得替代率是百分之一點三五,立委為了討好選民將所得替代率提高至百分之一點五五;而一般國家的退休金制度是採「終身投保薪資平均值」來計算,也就是每個人依其實際繳付保費的貢獻度領取年金;但台灣的政治人物為了政治利益考量,採取「最高六十個月平均投保薪資」計算,造成不少人把投保薪資「以少報多」,好多領取一些給付。而上述這兩項優惠制度也造成勞保的財務每況愈下。
老實說,為了不增加下一代的負擔,政治人物做任何政策決定前,都應拿出專業,摒除私心與政治利益考量。
巫秉瑋(嘉義市/醫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