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幫人圓夢

 |2013.05.28
1708觀看次
字級

近年來,「圓夢」成為一個重要個人生功課。有夢固然美,但是如果願意花很多力氣,來圓別人的夢更加偉大。過去十一年來,就有一個日本女士做了這樣的示範。她就是帶著好幾個所謂「灣生」的日本老人家,回到台灣出生地的田中實加女士。

所謂「灣生」,顧名思義,就是指台灣日治時代,在台灣出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日本人,統計大約有七萬五千多人。

原來日本自一九一○年代起,鼓勵日本國民遷移到花蓮。當時花蓮縣吉安村被稱為「吉野村」,就是一個典型的移民村。這樣的移民政策,一直持續到一九三○年代到達高峰,到日本戰敗回國,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就成為「灣生」。

據田中實加的研究,當年能夠移民到台灣的日本人,必須全數變賣日本的房子土地,代表決心在台灣開墾,即便窮苦潦倒也必須堅持,只能前進不能退後!而且他們必需整個家族一起過來,沒有家人遺留在日本的後顧之憂。同時,還要接受身家調查,家族沒有犯法過,且是農業專業人員、有技術者與開發能力者,才能來台。

現在這些「灣生」返回台灣,讓人想起一九八○年代,上街要求返鄉權的老榮民,他們少小離家老大未回的艱辛,其實是一樣的。想要在有生之年回到出生地,看一看當年的故鄉,乃人之常情。

今年母親節前夕,有八名「灣生」如願以償,領到日思夜盼的出生戶籍謄本,全都情緒激動地落淚,還有人說此行「彷彿找回身上一塊遺落已久的骨肉!」八十六歲的富永勝還能講點台語,他來台灣,擦著眼淚說,小時候住在北埔,每天從北埔走到花蓮港小學校去上學,還有很多泰雅族的朋友。他說:「這裡對我來說就是故鄉!」即使被遣回日本,家中仍滿是與台灣有關的書籍資料,「只要是台灣的書,我全都買」;而年過八旬的須田姊妹只要一見面,就會聊起小時候生活在台灣的光景。

這個感人美事的幕後,如果不是田中實加的努力,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畢竟這些「灣生」年長體衰,到遠處旅行不容易。田中實加完全是在跟時間賽跑。

田中實加自掏腰包協助老人家圓夢,甚至還在網路上義賣自己親手做的乳酪醬,自己寫企劃案,到處募款。原來田中實加的祖父也曾經移民到花蓮縣鳳林鎮的移民村。過去十一年來,她每年都帶著日益老化的灣生返台尋根,甚至還為此結束自己在日本的事業,搬到花蓮定居。

十一年來,她深入調查灣生當年在花蓮的生活情況,幫灣生找到故居、老友,甚至尋訪當年灣生被遣送回日本時,不得已留在台灣的子女。這樣的精神實在感人!願意幫別人圓夢的人,更加偉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