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言論自由的界限

 |2013.05.27
1868觀看次
字級

「拒賣便當」給菲律賓籍外勞事件,在警方找到虛構內容並在網路上貼文的作者後,兩國人民的情緒已稍有平復。但因社會上對警方的處置方式有不同的見解,反使風波轉向,在網路上掀起一陣論戰。支持者認為警方的迅速作為遏止謠言的流布,消彌社會的不安;反對者則認為警方的作為有用「大砲打小鳥」之嫌,有人則要警方具體說明移送貼文者的適用法條構成要件,他們擔心若不釐清警方取締的依據,網路的言論將出現寒蟬效應。

不論從普世價值或我國憲法明文保障,言論自由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但它也不是絕對的權利,仍必須受社會的規範。一個常見的舉例,不能在黑壓壓的電影院亂喊「失火了」。同樣的,就在台菲兩國為「廣大興」案而劍拔弩張之際,卻有人為了滿足個人的虛假英雄感,竟杜撰便當業者羞辱菲籍外勞的故事,除了造成外勞不安的心情,文章並被外國媒體引用,激發菲國人民對台灣的負面情緒,也導致台灣在人權上的汙點。

或許有人會認為「便當文」案是受訊息傳播的影響,如果沒有網友轉貼或未盡查證責任的新聞媒體報導,就不會對社會產生巨 大的影響,何況讀者也應培養其分辨能力,包括名作家九把刀在內的眾多讀者都能指出其荒謬處,可見作者充其量只是「說謊」,道德上有瑕疵而已。但問題是,從這三篇文章開始流傳後,社會不安的氣氛已開始加重,據報載,有菲勞出現恐慌症,也有攤商立牌告示拒作「非人」的生意,顯見社會氛圍並不平和。若非警方採取行動證實三篇貼文為假,即時中斷不安情緒的醞釀,誰也無法保證是否會發生破壞治安的結果。

網路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將個人想法或訊息輕易的散發出去,近月來警方已偵辦多起網路「謠言」,包括某地為籌辦國慶而捕殺流浪狗,某地發生隨機擄童案等。事實上網路上還流傳很多偽醫學和偽科學,有些甚至關係到人命。可見網路世界的危言聳聽,有過於真實的社會,而影響治安的謠言遭警方積極遏止;不實的藥品廣告也不受言論自由保障,為何任令影響生命健康的謠言流傳?言論自由的界限應劃到那裡?

其實台、菲兩國媒體在廣大興案的表現,都有諸多爭議之處,對於一些個別的情緒給予過度的渲染,而台灣媒體對菲國總統的私人代表揶揄訕笑、菲國媒體移花接木以新疆抗爭影片營造菲國人民在台受辱的印象。雙方的媒體都大量使用低價值的言論來激化雙方的民眾,加上台、菲政府的處置不當,衍生更多爭議,使得廣大興案差一點難以善了。

政府若要對言論的內容設限,必須用很嚴謹的審查標準來看待,不應輕率出手;而網路使用者要自我培養質疑或判斷資訊真假的能力,不是人云亦云轉發一堆垃圾訊息,浪費時間卻吸收了錯誤的訊息,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