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買了新房子,交屋前,與鄰居發生產權糾紛。此後,兩家人埋下心結,平日,見了面,鄰居總是繃著一張臉,相應不理。
一天,在庭園裡,發現緊鄰隔壁的牆角老是積著一灘水,磨石地板還因此長出了青苔。
滿腹疑惑地在院子裡找尋原因,偏偏怎麼找就是找不出漏水的癥結所在。正好,抬頭看到鄰居的窗戶。由於鄰居家與我們僅隔一道鐵柵欄,不免心生懷疑:「難不成,地上的這些水都是鄰居從窗口倒過來的?」心裡的猜忌隨著地板上青苔面積的擴大而逐漸蔓延開來。看到鄰居更是鐵青著臉,心懷怨懟。
那一陣子,剛好參加親子教育課程,課堂上,老師的一席話引起我莫大的震撼:「人常用自己的習性去看事情、看人,才會有這麼多的怨恨。」老師希望我們能夠自心比他心,學習去看別人的優點,去看事物美好的一面,別只專注在自己討厭、不順眼的一面;這樣子,我們才能在面對不愉快的情境時,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廣闊的眼界來看待事情。老師的這番話,讓我對為人處世有了不同的領悟。
回到家,又看到地上的那一灘水和青苔,老師的教誨言猶在耳,這次,我不再憤憤不平;心想,或許該換個角度來面對這件事。
我心平氣和地走近圍牆,在鄰居家的牆面上隱隱約約看到一條從二樓窗戶滲出的水痕,直覺認為可能是水管破裂所致。
急急忙忙按了電鈴,請鄰居一同前來察看,多日來的謎團,此刻,雲開霧散。不是鄰居沒公德,亂倒水;是水管破裂,造成積水。
鄰居在得知自家水管漏水後,臉上滿是驚訝的神情,事後,更是滿懷感激地頻頻向我道謝。這些畫面,如跑馬燈似地不斷浮現在我眼前,在在都令我心生愧疚。因為我一時的偏見,差點錯怪了鄰居,還好,老師的智慧善語及時扭轉我的想法,化解了與鄰居間可能發生的衝突,也結了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