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清嫂是社區人人誇讚的大好人,每天一大早起床,就拿著一支掃把,從街頭掃到街尾,路過的人無不對她豎起大拇指,肯定她的義工精神。不斷受到激勵的她,更是風雨無阻,早也掃,晚也掃,掃得不亦樂乎!
去年颱風過後,奇怪的事發生了,這條街原本不曾淹水,此次竟淹到「腳目」上來,讓社區民眾很不解。一向腦筋清晰的阿明兄,其實已經觀察到阿清嫂掃地的方法不對,因而從來不曾誇讚過她,因為她把掃起來的砂粉、石礫、垃圾和樹葉,不是用畚箕裝起來處理掉,而是往水溝蓋上的縫隙裡塞,日積月累,垃圾塞滿了整條水溝,難怪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
富有道德勇氣的阿明兄,再也沉不住氣,走到阿清嫂的旁邊,指正她說:「妳不要把垃圾都往水溝裡掃,這樣地面上雖然看起來乾乾淨淨,但水溝裡卻是髒亂無比,妳每天認真做的好事,卻讓整條街的居民受淹水之苦。不是弄巧成拙嗎?」
這些話聽在阿清嫂的耳裡,有如晴天霹靂,惱羞成怒地罵道:「你這個人講的是什麼話,老天爺要淹水,干我什麼事啊?還怪到我身上來,真是『好心予雷唚。』要不是我每天掃這條街,垃圾早就淹到你家了。」這時,阿明兄對無知的阿清嫂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她自有一套歪理反駁。
後來,他突然想到阿清嫂有兩個優秀的孫子,正在大學攻讀環工系,於是想訴諸親情力量:「妳把垃圾往水溝縫隙裡塞,將來妳的孫子要花更大的力氣去清除這些垃圾,因為垃圾不會自己長腳爬上來。」聽完,阿清嫂更加氣憤地說:「你少詛咒人,我孫子是堂堂的大學生,才不會做清除水溝那麼沒出息的事。」兩家人因此交惡。
我們的社會有許多好善樂施的義工,在各行各業中犧牲奉獻,他們不求回報,不求名與利,默默做公益,只圖社會更美好。我想阿清嫂的初衷也是如此,想為社區環境盡點棉薄之力,沒想到社區「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行善也需要多一點智慧才會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