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書法】 北魏〈孝文帝弔比干文碑〉

陳俊光 |2013.05.23
3680觀看次
字級
〈孝文帝弔比干文碑〉初為北魏太和年間之刻石,故又稱〈太和碑〉。篆額「皇帝弔殷比干文」七字,碑文為孝文帝元宏撰文,有碑陰,無書丹者姓名,傳為崔浩書。

文/陳俊光

〈孝文帝弔比干文碑〉初為北魏太和年間之刻石,故又稱〈太和碑〉。篆額「皇帝弔殷比干文」七字,碑文為孝文帝元宏撰文,有碑陰,無書丹者姓名,傳為崔浩書。原石已佚,傳世已無原刻石拓本,在宋元祐五年時,民間尚存其遺刻本,因而得以模勒重刻,現存於河南衛輝城北的比干墓祠。

據《魏書‧高祖紀》:「(太和十有八年十有一月)丁丑,車駕幸鄴。甲申,經比干之墓,傷其忠而獲戾,親為弔文,樹碑而刊之。乙丑,車駕至洛陽。」此碑於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時代刻成,承載了許多歷史的訊息,經過了悠悠的漫長歲月,而今愈顯其價值。

孝文帝拓跋元宏推行漢化,他不因循守舊,克服重重壓力銳意改革,不僅在體制、文化等全方位革新,他的思想改變是北魏興盛的主因。在南遷途中建廟祭祀、親寫祭文,他是真心希望國家強大,彼時親自撰文立碑,或許正是渴望有位忠心臣子能相輔佐。

孝文帝撰寫弔比干文,能謄寫上石的人,絕非一般善書者,後人推估是出自崔浩手筆。崔浩(~四五○年),字伯淵,小名桃簡,河東武城人。他博覽經史,通天文,工書,世寶其跡,官至太常卿,後因修國史得罪誅死滅族。

此碑的文字體方整,筆畫瘦硬峻直,兩端方而粗,猶如硬骨。楊守敬《學術邇言》評曰:「瘦削獨出,險不可近」,為「北碑之傑作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