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菲關係緊張期間,網路盛傳有餐廳拒賣便當給菲勞,這聽來的。無獨有偶,有記者在臉書貼文,目睹拒賣便當給菲勞,這也是聽來的。
看到一連串報導,好像是一齣高潮迭起八點檔連續劇,既是編劇的「想像」,也是編劇的「文創」,無中生有,是鬧劇,也「寫實」,但已重創台灣形象。
其實不只是這兩宗事件,有了網路之後,貼文容易、傳播快,類似事件層出不窮,只是沒人深究。而許多人深信「網路魅力」,有文必轉,民代、名嘴、記者也不查證,捕風捉影,信口引用,見影就開槍,造成社會不安和台菲對立,也凸顯台灣的淺碟文化。
社會確實存在一些不公不義的問題,需要批判、需要撻伐、需要改善。但一定要追蹤,要查證、要確認,尤其人事地物不可少,不能「自編自導」,更不能「無中生有」。尤其是記者更要遵守誠實原則。
上述兩件捏造假新聞傳播事件,給人省思、給人警愓,也給人教訓,豈能不慎乎!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