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慢跑 馬拉松 當心運動傷害

 |2013.05.22
572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名三十多歲男性每天跑步十五公里,但近來一隻腳趾甲變成深黑色,就醫發現原來是鞋子太小,導致指床下出血;還有男性持續跑步三十年,膝蓋劇烈疼痛,檢查發現,膝蓋軟骨竟已全部壞死,須置換人工膝關節。醫師提醒,喜愛跑步的民眾要做好防護,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全民瘋慢跑、馬拉松,近來收治不少跑步後,腳趾甲呈瘀青案例,甚至有人擔心是黑色素瘤而就醫;經仔細檢查發現,這些患者因慢跑鞋子太緊、壓迫雙腳,或鞋子太大造成腳趾撞擊,才會引發指床下出血、指甲變黑。

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表示,最近收治一名五十多歲男性,已跑步三十多年,膝蓋經常疼痛,起初不以為意,最近劇烈疼痛到幾乎無法走路才就醫。他說,患者的膝蓋軟骨已全部死光,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最後得靠置換人工膝關節。

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醫師游家偉表示,近來收治多名壓力性骨折患者,脛骨出現結構性裂損,痛到走不動,有患者自訴,因為報名參加長跑、馬拉松,短期間內大量訓練,沒想到卻跑到骨折。

韓偉表示,跑步的傷害主要是腰部以下,走路時髖關節、膝蓋等承受重量約是體重的一點六倍,快走是三點六倍,跑步則是五倍,以一個六十公斤體重的人來說,跑步時一腳往下踩,等於承受三百公斤的力量。

尤其跑步受過傷還繼續跑,未來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相當高,通常醫師會建議這類患者不要再從事跑步運動,應改採游泳或滑步機等對關節傷害較小的運動。

醫師也常收治膝部肌腱炎、腳底筋膜炎等患者,不過若暫時停止跑步,休息一陣子,症狀應可慢慢減輕。



如何避免跑步運動傷害?

1.從事跑步運動,應先做重量訓練。

2.若膝蓋曾扭傷,可改做滑步機、游泳等運動。

3.最好選擇慢跑氣墊鞋。

4.試穿鞋子大小時,先將腳往前,且腳趾不要彎曲, 一隻手指可伸進後鞋跟的大小即可。

5.盡量挑選較平坦的跑步場地。

6.跑步運動應循序漸進。

資料來源/韓偉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