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朱義成近年來把心力投注在創作「十八羅漢」,有別於傳統的羅漢像較不注重比例,他特別引用西洋的人體解剖學、黃金比例觀念,讓每件作品能完美呈現。此外,秉持佛說「眾生平等」的觀念,他還創作了五尊形象創新的女羅漢,與佛陀紀念館的女羅漢不謀而合。
「交趾陶是低溫彩釉陶,可保存約五百年。」朱義成表示,「十八羅漢」系列的製作過程,突破交趾陶創作限制,將陶土與瓷土以均勻比例搭配,計算收縮膨脹係數,再以攝氏一千一百八十度高溫燒成,使膚色與衣飾完美結合,渾然天成,預計可保存長達兩千年。
朱義成創作的「十八羅漢」,個個釉色豔麗、姿態傳神,既見宗教莊嚴又兼具藝術美感。他指出,首次創作「十八羅漢」長達八年,日前受邀為台南仁安宮捏塑羅漢,只花了九個月,其中阿難、降龍、伏虎、長眉、挖耳尊者是重新發想的創作,而表現動態的降龍尊者,更讓他四天沒闔眼睡覺。
不同傳統羅漢像以男性為主體,諸多造型也落於刻版印象,朱義成創作的無相、觀心、紫金光、虛空、斬赤龍尊者,卻是以嶄新造型的女羅漢形象呈現。他說,雖然十八羅漢題材是老調重彈,但是如何舊瓶裝新酒,並賦予現代時空魅力,以及更深邃的佛教藝術內涵,那才是他真正訴求的主題。
朱義成幾年前曾在嘉義中埔鄉成立工作室,受到嘉義市文化局邀請,即日起在嘉義市交趾陶館展出最新創作的「十八羅漢系列交趾陶作品」,這些陶塑作品不以鮮明釉色取勝,而是從內心感觸出發,人物形象鮮活而細膩,質感古樸且充滿靈性;展期至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