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李碧華
全球大賣座的「少年 的奇幻漂流」漂到墾丁悠活麗緻度假村,男主角蘇瑞吉曾在此學習游泳、浮潛,四年前,導演李安拍攝團隊到墾丁勘景時,近百人的龐大劇組還入住悠活多次,食宿都由悠活贊助,對文創推動不遺餘力。
這個南部極有代表性的知名觀光景點近日卻因「規避環評、違法營運」而引發軒然大波,被稱為「美麗灣環評翻版」。事件發生後,業主澄清,一般管制區鄉村建築用地並未明定不可申設旅館,悠活一開始就以旅館名義申請建照;最後以「集合住宅」名義申請,主要是墾管處「建議」,並非為了規避環評。
然而,全台在法律夾縫中搶觀光財而濫建浮蓋,已成不爭事實,從台東美麗灣到墾丁悠活度假村,凸顯了管理規章的漏洞,事實上,業者也得不償失,客人流失加劇,退房電話接到手軟。
據統計,到二○一五年,全台新飯店將增加四百一十六間,民宿增加速度更如直升機,新的開幕,舊的關門,必經一番大洗牌。這是朝氣蓬勃,還是濫芋充數?「擁景自有其道,借景何需佔地。」觀光局評鑑委員張宗榮說,台灣本土人既聰明有加,也急功近利,更擅短線操作,見好翻利已成風氣,投資餐旅事業,更是如此。「這股風氣其來有自。數年前,雨災掠境,南部知名溫泉區竟出現臨近河川旅館整棟傾倒於洪滔中的奇觀,整棟建築連根切齊,整盤掉落時竟未見有地基鋼筋連結,可見構築的粗劣。」他認為,縱視全島餐旅事業欣欣向榮之際,這全球少見的現象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據了解,悠活渡假村一、二區在二○○六年申請旅館營業許可後,隔年再申請三至六區,墾管處和屏東縣政府都認為:「一至六區實為一體,要求依法環評。」但悠活堅持三至六區不是新開發案,只是變更使用,依環評法規定,無須提報環評。
雙方各執一詞。「全球五百家最佳酒店,亞洲有七十二家,但居然沒有一家在台灣,連不丹、柬埔寨、寮國、越南都有,如果連一家像樣的旅館都沒有,我們可以forget about美麗寶島的觀光前景。台灣只顧蓋旅館,卻忘記品味。」張宗榮指出,觀光局最近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旅遊新焦點,在國際媒體上登的廣告定位台灣為「The Heart of Asia」(亞洲之心),賣點是「Naturally Spectacular」(壯觀的天然美景):綿延的山脈、純淨的島嶼、豐富的海洋生物、刺激的戶外探險。
「沒錯,台灣有此良辰美景,足以比美紐西蘭與澳洲。但是,硬體若不和美景和平共處,就會山河變色。」張榮宗說。雖然建物做為「集合住宅」不用環評,但是八十八年悠活全區開始營運,沒有一天作為「住宅」使用,全部是以違規的方式對外營業旅館業。到九十五年為止,違規經營的事證明確,但悠活度假村都「沒事」,沒人開罰、也持續正常營業賺錢。
九十五年後,此地被暫時「切割」為兩部分,第一、二區合法經營旅館,三至六區因沒有經營旅館執照,屬違法營業。內政部營建署、環保署官員皆表示,悠活分一、二區及三至六區申請旅館執照,應可合理推論是在規避環評,都在鑽「一公頃以下免環評」的漏洞。
環保署目前已要求墾丁悠活麗緻度假村停工,也將依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義務行為應受責難程度、產生影響、違反環評法義務所得利益等,決定裁罰金額。因為要先查清楚業者究竟已違法營業多少年、不法利得有多少,處罰金額還要再精算。
大動作要求墾管處下令停止墾丁悠活麗緻開發營業,此舉必然引發外界對官方動作總是慢半拍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