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 鍾鼎文《行吟者》

文與圖/應鳳凰  |2013.05.13
1802觀看次
字級
《行吟者》(詩集)台灣詩壇出版(綠窗詩草之一)/1951年 圖/應鳳凰

「行吟者」鍾鼎文(一九一四~二○一二)是台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享年九十八歲。

詩人活躍於早年文壇,於一九五○年代與紀弦、覃子豪並稱「詩壇三老」。《行吟者》也是詩集的名字──「我習作新詩二十餘年的第一部處女集」;此書有「于右任的題署,戴杜衡的題記,梁中銘的繪製封面」,初版迄今超過半世紀,或許印量不多,或許名人墨寶,致使水漲船高,舊書肆標價近萬。

全書分上下兩集,依時間,而非內容分集,後寫的排在前面:上集「來台後的作品」,下集「來台前的作品」。集中多為承襲三○年代新月風的寫景詩,前者如〈高雄港的黃昏〉、〈台北橋的夜吟〉、〈淡水河之歌〉,後半如〈蘇州河的歌〉、〈鐘塔〉。戰後台灣文壇傑出詩人輩出,以紀弦、洛夫等人當時提倡的「現代詩」標準來看,此書未免顯得保守而不夠「現代」。 

鍾鼎文原名鍾國藩,筆名番草。祖籍安徽舒城,二十歲即保送日本京都帝大留學,曾任國民黨中央陸軍官校教官,總司令參議。抗戰期間,以二十五歲青年任「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少將設計委員,《廣西日報》總編輯等職。一九四九年來台後一直是國大代表,歷任國民黨機構要職,家世經歷無不一帆風順。

《行吟者》為「綠窗詩草之一」,一九五六年正中書局出版的《山河詩抄》為「綠窗詩草之二」,仍然是寫景詩。有意思是詩集首頁,醒目印著「舉目有山河之異」。作者用的是《世說新語》王導新亭對泣的典故:「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那是西晉末王室渡江流亡東南,文士悲歎國土破碎或淪亡的名句,用在台灣的背景與時代感覺不大合身。

一九五○年前後,自大陸來台的黨國官員,有新移民、「新遺民」,也有「後殖民」。台灣山河,在行吟者筆下常帶著異國情調,五十年代渡台王室,恐怕「新亭宴飲者」多,對泣者極少呢!感嘆「舉目有山河之異」的,不該是鍾鼎文而是鍾理和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