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 餅
自從開始寫料理書,我飛往韓國的次數變得相當頻繁。圖/積木文化
想將蘊含在料理中的「心意」傳遞給更多人知道,這是母親教我的道理。
糖 餅
自從開始寫料理書,我飛往韓國的次數變得相當頻繁。
我在韓國邊看邊學,盡可能嘗遍各種料理,雖然當地有很多時髦的咖啡館及餐廳,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傳統韓國媽媽開的平民食堂。
她們的料理常讓我驚豔不已,味道真的很像母親做的菜,食物入口的瞬間,那滋味與味蕾記住的味道一模一樣!
有時我會詢問店家韓國媽媽對料理的想法,她們給我的答案,與從小到大母親對我說的話如出一轍。那時我更加強烈感受到母親話中的意義——想將蘊含在料理中的「心意」,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每次去韓國,我總會以一種自己也難以想像的程度大吃起來,但即使吃再多韓國料理,身體卻不會有吃過頭的感覺,反而愈吃愈有活力,狀態還變得更好!想必是因為韓國料理「藥食同源」的主張,既保健又養生,這一點在我親自體驗當地的飲食生活後,又更加確定了。
˙料理時間25分鐘(不含麵糰發酵時間),280 kcal/片
材料:(4片)
蛋黃1個、砂糖 10g、鹽1/4小匙、牛奶和溫水各4大匙、高筋麵粉100g、麻糬粉50g、乾酵母1/2小匙、沙拉油1/2小匙、內餡=核桃10g +黑糖粉4小匙+肉桂粉少許+太白粉1/2小匙、麻油2大匙
作法:
1. 先以攪拌器打勻蛋黃、砂糖、鹽,再加入牛奶及溫水攪勻。
2. 將高筋麵粉及麻糬粉混合後,灑入步驟1的材料,以手拌勻至沒有粉末感,再拌入乾酵母。以上麵糰放置在平台搓揉約10分鐘,再均勻塗抹沙拉油,搓成圓形。
3. 在乾淨的大碗內抹上薄薄一層沙拉油(未包含在材料分量)。將麵糰放入大碗,蓋上濕抹布,在室溫下擺放1小時,讓麵糰發酵至原本的兩倍大。
4. 製作內餡:核桃切細碎後,與其他內餡材料混合。
5. 將步驟3的麵糰均分成四等分並壓平。分別在麵皮上各放置1/4的內餡,包住內餡並封口,修整外型成圓形。
6. 平底鍋倒入1/2大匙麻油,以中火加熱。將步驟5其中一個糖餅封口朝下,放入鍋中,待表面膨起且煎出顏色再翻面,使用壓平糖餅的專門器具或鍋鏟背面,將糖餅壓成平整的圓形,兩面煎成漂亮的褐色。食用時,可依喜好淋上蜂蜜或灑上肉桂粉。
糖餅壓平器具
在煎糖餅的時候,為了將它壓成平整的圓形而使用的專門器具。因為一般並不容易買到,所以也可以用鍋鏟背面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