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金銀璀璨 台灣新柴燒

文/吳德亮 |2013.05.07
14617觀看次
字級
提到柴燒,早已習慣玩賞電窯或瓦斯窯「釉燒陶」的一般民眾,經常對火痕與落灰造成的質感感到不屑,並常有粗糙或不夠精緻的錯誤印象,其實應該是認識不夠所致。圖/吳德亮
提到柴燒,早已習慣玩賞電窯或瓦斯窯「釉燒陶」的一般民眾,經常對火痕與落灰造成的質感感到不屑,並常有粗糙或不夠精緻的錯誤印象,其實應該是認識不夠所致。圖/吳德亮

提到柴燒,早已習慣玩賞電窯或瓦斯窯「釉燒陶」的一般民眾,經常對火痕與落灰造成的質感感到不屑,並常有粗糙或不夠精緻的錯誤印象,其實應該是認識不夠所致;因為放眼瓦斯與電尚未問世以前,鈞、汝、官、哥、定等聞名於世的宋代五大名窯,或「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的景德鎮瓷器,所有傳世作品,全都是以柴窯燒成。只是當時唯恐落灰造成器皿瑕疵,除了粗陶(如水缸、酒甕等)外,所有陶瓷器都以匣缽包覆後再投窯,極致呈現柴燒最細膩的一面。與現代壺藝家藉由柴燒返璞歸真,在質感上自然有所區隔了。

因此與古代最大的差異,在現代許多陶藝家改用或選擇柴燒,並在近十年來的台灣蔚為風氣,是喜歡柴火直接在體坯留下的自然火痕,使得作品色澤溫潤且多變化。而木柴燃燒後的灰燼產生的落灰釉,以及整體粗獷自然的質感、樸拙敦厚的色澤、深沉內斂的古雅;此外不同高溫所產生的不同「窯汗」變化,呈現迥異於釉藥的風采等,也是電窯或瓦斯窯所不能及的。

火痕窯汗 淬鍊金銀

近年台灣還有一群陶藝家,完全不用金水、金箔或任何釉料,純粹以「一土、二火、三窯技」的柴燒烈火質變,表現出兼具黃金光澤與多種色彩互補的「金銀彩」,由土胎浴火鳳凰釋出的天然金色,不僅層次豐富,更飽含敦厚婉約的光芒,堪稱傳統柴窯的革命,我特別定義為「新柴燒」。其中尤以李仁嵋、吳金維、戴志庭、陳奕孜、葉樺洋、黃佩儀等柴燒名家最具特色。

首次看到吳金維的金壺,還以為上了一層近似黃金的釉藥,當得知金色閃爍的亮麗純然來自柴燒時,委實令人無法置信。他說十多年來一直自行研究調配陶土,利用土中飽含的大量鐵質,不斷以還原、氧化兩種方式交替窯燒,當溫度達到攝氏一二四○度的燃燒點,冒著溫度再增高造成表層起泡的風險繼續加溫,才能達到黃金般的彩度。而炫燦如金的容顏則決定於還原燒的溫層,氧氣量過高則會燒出黑金或其他不可預知的顏色。

此外,一般陶藝家為節省成本,柴火往往取材自颱風或大雨過後的漂流木或碎木,但吳金維則認為:幾經風雨侵蝕的漂流木,原有的能量早已消失大半,絕對無法燒出令人驚豔的金銀彩作品。因此不少陶藝家紛紛遷居至台灣的木雕之鄉苗栗三義,或不畏辛苦將胚體搬運至苗栗造橋等地燒窯,為的就是利用當地豐厚的邊材,將「土、窯、柴」三者累積的能量在烈火高溫中淬鍊為亮麗的永恆。

現任台灣陶藝學會理事長的李仁嵋,六年前開始以柴燒創作,作品充滿自然多變的色彩與樸拙的風韻,他常說「火焰流竄在陶胚的容顏烙下火痕」,一個個或側把或提梁的柴燒壺在陽光下閃耀著醉人的光芒,不僅洋溢亮麗的黃金貴氣,也保留了柴燒渾厚內斂的火痕質感。

李仁嵋認為,柴燒陶不僅是燃燒薪柴,而是人與窯的對話、火與土的共舞,運用最自然的方式,結合而成美麗作品。因此造型豐富多元,盡情將雕刻、彩繪、釉藥表現全都融入其中,呈現柴燒金銀彩最繽紛的多樣化面貌。

黃金爆裂 飛天意象

來自苗栗通宵的戴志庭與陳奕孜伉儷,近年才投入柴燒的領域,從兩年前細緻的黃金肌里不斷演變,所燒出的金銀彩卻堪稱是今年最令人感動的驚嘆號。戴志庭以岩石般爆裂的飛天意象,呈現最自然的美學貴氣。而陳奕孜則以類似切割的技法,將茶壺外觀的筆觸演繹為鑽石般稜角分明,包括完美鑽石必要的深度、桌面百分比、磨工與對稱等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加上竄燒的火紋及自然的落灰,霸氣十足的茶器同時呈現金鑽般的奢華意象。

因為愛上台灣老茶,在苦思貯藏與沖泡方式多年後,毅然投入柴燒茶器創作的行列,新銳壺藝家葉樺洋所燒製的茶壺,除了金銀彩飽含的溫潤質感,還能精準地沖泡出台灣陳茶特有的蔘香、棗香或藥香,讓我大感驚奇。而他的未婚妻黃佩儀儘管年輕,卻比其他資深壺藝家更愛喝茶,因此能配合不同茶質與茶性,做出造型或提把風格各異的茶器,從女性婉約細膩的思維出發,再融合各家之長的創新技法,在柴燒看似粗獷的胚體上,尋求細膩質感的最大公約數。

(編按:由人間福報主辦、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的台北素博會,將有宜興紫砂壼對台灣岩礦壼、台灣新柴燒金銀彩對宜興朱泥壺的PK活動,歡迎愛茶人共襄盛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