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保義──
宋江有兩個綽號,一個是廣為流傳的「及時雨」,還有一個就是「呼保義」。英雄排座次時,宋江捨及時雨不用,偏要用這個呼保義,這是什麼緣由呢?
保義是「保義郎」的簡稱,這是宋朝的武官官名,在武職五十二階中排序五十,可見地位不高,只算低級武官。
兩宋時,官名在民間泛濫,以保義為例,「保義保義,保社稷忠義」,古代這是絕對好詞。曾慥《高齋漫錄》一書說:「近年貴人僕隸,以僕射、司徒為卑小,則稱保義,又或稱大夫也。」宋代筆記裡「張保義」、「王保義」、「馬保義」等比比皆是,足見曾慥所言不虛。
而且,保義還有第二層含義,有宋一代常對被招安的起義農民和綠林人授予「保義郎」一職。
至於「呼保義」的「呼」,乃自呼之義。宋江自呼保義是自謙之詞,隱隱還有向朝廷表忠心、時刻準備接受招安的意思。果然,朝廷在梁山征遼後加宋江為保義郎。
教授──
《水滸》裡吳用常被稱為「教授」。教授是現代大學教師的最高職稱,想那吳用原不過鄉村私塾的教書先生,怎配此稱謂呢?
原來,漢、唐太學設有「博士」,給太學生上課,相當於後世的「教授」。宋代除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設置教授傳授學業外,各路的州、縣學均置教授,掌管學校課試等事,位居提督學事司之下。
前面提過,宋代民間熱衷官名,教授也不例外。小說裡吳用甫一出場,就被雷橫尊稱「教授」。吳用上山後,作為梁山為數不多的文化人,被兄弟們稱為「教授」,吳用心裡肯定是很受用的。
朝奉──
祝家莊的莊主叫「紫面閻羅祝朝奉」,讀者多以為「朝奉」是他的本名,其實這也是一個尊稱。
宋代官階有朝奉郎、朝奉大夫,宋人因以「朝奉」尊稱士人。
這個習俗還綿延到明、清兩代,常稱鹽店、典當店員為朝奉,亦有地方用以稱鄉紳;後來徽州方言中稱富人為朝奉,蘇、浙、皖一帶也用來稱呼當鋪的管事人。
我們讀《宋人筆記》、《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甚至沈從文等人的小說,都會跟這個「朝奉」不期而遇。
小乙──
《水滸》裡盧俊義稱燕青為「小乙」 ,燕青也自稱小乙,而李逵則親切地稱燕青為小乙哥,這個小乙是個什麼東東呢?
小乙,這是古代對年輕男性排行第一的俗稱。第六十一回說:「此人百伶百俐,道頭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單諱個青字。」這裡講得明白,燕青自然就是燕小乙了。
有趣的是《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提到許宣(即戲曲裡的許仙)時,也說他排行小乙,排行第一。可見小乙至少在元、明時期是很常見的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燕古稱「乙鳥」,也是「玄鳥」、「鳳」的別名。施耐庵這樣命名大概有對燕青讚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