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同學心得分享

 |2013.05.05
1159觀看次
字級

陳莉菁:學生禮貌自律
與菩提達摩精舍的學生相處的這幾天,我覺得他們都非常有禮貌、有自律,而且做事有默契、有效率,年紀雖輕,但非常有思想,勇於表達,可見菩提達摩精舍提供的教育非常有素質,能培育出擁有菩薩心腸和佛學知識的青年。另外,我們也參訪了三個佛教村,村民們不管男女老少都非常親切友善、笑容滿面,他們純樸的生活、熱情和真心待人的美德觸動我心,尤其他們都能以非母語(包括中文和梵文)流暢地誦念經文。佛教村經過悠久歲月,村民依然能保存祖先遺留的佛教文物和文化,他們如此擭持佛教的心讓人讚嘆。

陳明耀:保留佛法根本
這趟印尼之旅,參訪三個佛教村的路途,都必須沿著宛曲的山路而行,這三個村莊因為承受不同文字的傳承,所保留下來的念誦版本各有不同,但還好都沒有離開佛法的根本。學習的過程就像這次的參訪,路上或許不平坦,但是途中也有美麗的景色,同學們完成各自的任務和團隊的合作精神,讓行程得以圓滿結束。

林淑薇:渴望佛法教義
印尼人民很親切、善良,雖然交通有點阻塞,但大家會守秩序,互相禮讓,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而且他們勤勞、刻苦,尤其對佛法教義的渴望,讓我突然覺得,我生在馬來西亞文明社會,又是佛學院生,實在是太幸福了,這是讓我一直在反思的事情。

王貞文:信徒熟背咒語
走過崎嶇的山路,走進了三個不同的佛教村,那兒雖然沒有輝煌的大殿,居民卻有熱忱學佛的心,除此之外,他們也非常熱情的款待我們,讓我感動不巳,更令我感動及慚愧的是,他們雖然大多數是文盲,大悲咒、十小咒等經文卻能背得朗朗上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