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新桃花源

杜憲昌 |2013.05.04
2413觀看次
字級
圖/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有機村



花蓮是全台最大的有機農業縣,目前約有一千零七十八公頃的土地從事有機農作,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面積種植稻米,堪稱台灣大米倉。圖/桃園大溪義和有機農業社區



將於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在台北世貿一館隆重登場「二○一三年第九屆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今年的訴求理念,從美味素食創作料理出發,擴及到對環境的關懷,走的是養生與環保風。

《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表示,「過去素博會藉由提倡素食來提升慈悲、護生的理念,很高興這樣的理念受到愈來愈多的認同,而今年素博會更與有機和環保相結合,期待能夠建構一個可以同時承載理想與行動的平台,集結眾多的善緣與善念,共同來追求地球的永續以及生命的延續。」

本屆素博會規畫的八大主題館,包括:印度主題館、有機農業主題館、環保生活主題館、兩岸茶藝主題館、素冬蟲夏草主題館、家有素食狗主題館、念念幸福館,以及縣市農特產主題館。五月十日台北素博會開幕首日,包括《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副總統吳敦義、前副總統呂秀蓮、國際佛光會榮譽會長吳伯雄,以及印度─台北協會會長羅國棟等貴賓,都將親臨現場。

養生與環保,看似兩條不相干的線,卻在「有機農業」中交錯結合。從整體社會趨勢看來,遵循自然資源循環永續、重視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的「有機農業」,因採無化肥、無農藥的生產方式,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安心,如今成為高度發展社會的一門顯學。據農糧署統計,到今年三月,全台有機農作的土地面積共達五千六百二十八公頃,有機農戶有二千六百戶,尤其近兩三年,土地與農戶數幾乎是呈現倍數成長的趨勢,顯示「有機農業」成為全民共識。

為了更有效鼓勵有機農業的發展,農糧署兩年多前成立有機農業科,提供農戶包括生產作物、加工製作、產銷通路等方式和技術的協助與輔導。農糧署組長翁震炘表示,因為有消費,才能帶動生產,目前有機農戶主要的產銷管道大致上有連鎖通路商、農夫市集,以及網路直銷等,而從去年開始,農糧署透過與新北市政府的合作,在新北市的一百零四所國中小學試辦每周提供一餐有機餐,由農糧署來協調有機農戶以更平價的方式供應食材,今年九月會再擴大至全新北市的二百八十四所國中小學,另外台北市也預計明年度跟進。

根據農委會的規畫,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農作物生產、第二級農產品加工、第三級服務與行銷。翁震炘表示,有機農業強調的無汙染,包括農地、灌溉用水等,所以幾乎都是在較偏僻的鄉下地區施行,而這些地區同時也都擁有美麗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環境,若結合有機農作與自然景觀、地方特色,不僅可以吸引觀光客到這些地區觀光消費,帶動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同時也能藉由實際體驗,讓消費者對有機農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翁震炘說:「不管是1+2+3或者1×2×3,串連一、二、三級可以達到六級的產業效果,這也正是農糧署推動『有機村』社區支持性農業的方向與目標。」而目前全台共有十二個有機農村,未來則可望增加到十五個,期能藉由與休閒樂活相結合,讓更多的消費帶動生產,共同來營造一個更適合生存發展、有機友善的環境。



羅山村/發展最早 打響有機稻米

■擁有優質天然條件的羅山村,於二○○二年被農委會花蓮農改場選定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農業村之前,就已有農戶推行有機農業,一九九六年,農會產銷班長賴兆炫結合理念相同的農戶,栽種「銀川米」,還曾外銷到日本,成功打響羅山村有機稻作的知名度。

目前羅山村的稻米仍占七成以上,所出產的「富麗米」,不論色澤、咬勁、甜度,甚至冷卻後的風味,都與日本最頂級的北九州米不相上下。此外,黃豆、有機梅、有機愛玉子、咖啡以及有機桶柑等水果也都相當受到好評。而為了配合未來有機休閒農業的發展,目前也開始栽種紅毛丹、星蘋果、黃晶果等熱帶水果,希望將來可以提供一年四季生產的有機水果,給消費者更優質安全的享受。

在農改場的協助規畫下,目前羅山村有十四戶「體驗農家」可以提供各式農村體驗。地方發展協會、農會也提供套裝行程服務,來到羅山村,不僅可以欣賞泥火山、羅山瀑布、大埤塘,以及稻田和油菜花海的田野風光,還可以DIY體驗斗笠編織和愛玉凍、有機梅加工、火山豆腐、有機藥草香皂的製作。值得一提的是,全台有十七處泥火山,只有羅山村有火山豆腐,使用黃豆的量是一般豆腐四倍。



花蓮縣/全台最大 帶動休閒樂活

花蓮是全台最大的有機農業縣,目前約有一千零七十八公頃的土地從事有機農作,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面積種植稻米,堪稱台灣大米倉。另外還有文旦柚,因為品質精美,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在縣府農業處的協助推廣下,外銷量從大前年的二十二個貨櫃、前年的四十一個貨櫃,到去年已經爆量到六十一個貨櫃,占農產品外銷出口的最大宗。

農業處長張智超表示,現代人追求健康,提供民眾最健康的素材,是花蓮縣農業處和有機農戶的共同目標。而所謂「健康的素材」並不僅止於農作食材,還有生活和心靈健康,以有機農業結合觀光休閒,是時下最流行的樂活旅遊方式。因此,農業處除輔導有機生產,也鼓勵環境生態美化與保護,例如以一公頃補助十萬五千元的方式,鼓勵農戶僅採收種植面積三分之二的金針,留下三分之一,開花後形成美麗金針花海,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當地旅遊,帶動其他消費。

這種串連三級產業以達成六級產業效益的概念,正是發展有機農業政策的精神,而「大豐大富有機生態村」就是最佳例證。光復數位機會中心執行祕書簡冠軒表示,「大豐大富有機生態村」除了生產有機農作、將有機栽種的甘蔗加工製成手工黑糖等,在原台糖土地採取平地造林政策,營造平地森林生態園區,同時也與社區相結合,鼓勵居民空出房間提供遊客入住,讓遊客走入農村生活,達到兼具休閒、養生、生態保育和教育的意義。

為了宣導有機概念,花蓮縣政府於五月十日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博覽會首日下午一點,還請八位家政班「花媽」在主舞台上做有機米壽司,現場除發送五百份壽司供民眾享用外,並將五十公分寬的大壽司擺在主題館內,供民眾拍照。



最潮/有機樂活 最鮮體驗

所謂「有機村」的概念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目前全台共有十二座有機村,本屆素博會邀請其中九村參與,其中六村集合成「有機農業主題館」;三村則規畫在「宜蘭館」。

在「有機農業主題館」中,依循著「有機村+市集+有機農遊講座+DIY體驗 =有機樂活天地」概念,村民不僅將端出該村最具特色產品與民眾分享,現場還展示多件傳統農具,民眾可同步領略鳥飛蝶舞、阡陌交錯的農村景觀,並藉由示範和DIY遊戲,學習村民的生活智慧、手作功夫,以及善待土地、愛惜資源的理念,體驗有機樂活帶來的身心靈安頓。

「有機農業主題館」中的六個有機村落,有全國有機村規畫最完善、吸引世界各地參訪者的示範社區「花蓮富里鄉有機聚落」;二○○七年榮獲台灣「十大經典農漁村」之一的「花蓮光復鄉大豐大富有機村」;因認同華德福教育理念而聚集新農民的有機造鎮範例「宜蘭冬山鄉八寶有機聚落」;由居民自發性打造的有機慢活社區、屬於地廣人稀的鄉村型客家庄「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面積約一百公頃,能賞花、賞螢,觀賞生態埤塘的「桃園大溪義和有機農業合作社」,以及有機米種植最大面積廣達五十三公頃的「台東池上鄉萬安有機村」。各村特色產品請詳見下表。



有機農業主題館

六大有機村落



有機村落名稱有機驗證產品

花蓮富里鄉

有機聚落米麩、黃豆、咖啡、荷花等

花蓮光復鄉

大豐大富有機

生態村米、蔬果、黃豆、黑糯米等

宜蘭冬山鄉

八寶有機聚落日曬有機糙米、有機芭蕉等

桃園縣龍潭鄉

高原村蔬果、茶、雜糧等

桃園大溪義和

有機農業合作社米、蔬果、茶、雜糧等

台東池上鄉

萬安有機村池上米、薑、南瓜、青梅、水蜜桃有機紅烏龍、咖啡豆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