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穀天」,指的是春天節氣,排在第六位的是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穀雨就轉入炎熱的夏季了。
如果仔細來看這個節氣歌,就會發現春天是多麼的像一出折子戲:立春是序幕,雨水是開始,驚蟄是發展,春分是高潮,清明是「節氣」與「節日」唯一重合的節日,穀雨是尾聲。
春天的尾巴仍是春風徐徐吹拂,細雨潤物,大地色妍由淡到濃,田野裡拔高的莊稼,柳絲串成的綠線,都是大自然在春天舞台上的精采表演。
「穀雨」的「穀」字,是指穀子。穀子書面的稱謂叫「粟」,古代也稱「禾」,屬於常說的五穀(粟、麥、稻、黍、菽)之一。莊稼的生長依賴雨水,不管是「穀雨前,好種棉」、「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之類世代相傳的諺語,還是「清明後十五日,斗指辰,為穀雨,三月中,言雨生百穀清淨明潔也」的記載,都可以看出,穀雨這個節氣圍繞著「雨」這個中心。
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
穀雨時節的無邊春色惹人醉,有著說不盡的妖嬈,也有道不完的浪漫快意,採茶煎茶便是。宋代大詩人蘇軾有詩云:「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茶煎穀雨春,古人青睞「雨前茶」。穀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又叫「二春茶」。
民間還傳說真正的穀雨茶能讓死人復活,肯定很多人聽說過,但這只是傳說;不過可想知這真正的穀雨茶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高。茶農們那天採摘來做好的茶都是留起來自己喝或用作來招待客人,他們在泡茶給你喝的時候,會頗為炫耀地對客人說:「這是穀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貴客來了才會拿出來給你喝。
過了穀雨,春天也就過去了。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的開局,耽誤不起,該耕的地要耕,該種的莊稼要種,該施的肥要施,該鋤的草要鋤,一切都要趕早,萬不可荒蕪歲月,耽誤季節。不然的話可要誤了一春錯一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