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聞法而發心
發心的第四種是聽聞佛法後,依照對佛法的理解而發菩提心。從所聞的法義來說,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等四種四諦。此處是預想對四種四諦的了解,非常具體詳說四種不同方式的發心。
(1)聞生滅法
聽聞生滅法,有四種不同。聽聞「生滅的法」以後,同時可以理解到無生、或無量、或無作聖諦的法。
聞生滅法:即世間一切現象諸法,雖然是無盡地的生滅不停,但通往開悟的戒、智慧、以及解脫的悟境是不動搖的、真實的。因此「現實」與「真理」的關係,即為「永遠不停的流動的現象世界」與「不動搖的真實世界」的差別。
其次,聽聞生滅法以後,也能理解到「苦、集、滅、道」四諦皆空。
為了拔除苦所作的修道努力,也是因緣無自性空;同樣的,集與滅也是隨因緣生、隨因緣滅的無自性。
第三種是聽聞生滅法以後,認為「生滅」與「不生滅」皆是極端,超出這兩邊極端,才是「中道」的真理觀。
第四種是聽聞生滅法以後,並不只是把諸法理解成「生滅」而已,同時也理解成「不生滅」,同時又是「非生滅,非不生滅」。
換句話說,不管諸法是生滅,或者不生滅,兩者皆不應執取,同時又能等觀,才能完全地把握真實相。若以三諦(空、假、中)說來表達的話,一諦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一諦,不能只特別重視三諦的任何一諦。如此則聽聞生滅法以後,即能正確了知法界,把握這深遠的真實相。並且以寂靜不動的態度,從一切痛苦中解脫,悟入安樂的境地。
(2)聞無生法
聽聞無生法,也有四種發心。
首先,是聽聞無生法以後,站在生滅的立場去理解,亦即滅去煩惱後,就能了達真理。
其次是聽聞無生法以後,如文字所說的,了解一切皆因緣無自性生。聲聞、緣覺、菩薩都是對治見、思惑而破除對「有」的執著。
第三種是對治見惑、思惑以後,進一步了解到非對治無明不可,以便超出三界,但這種見解只限於菩薩。
最後一種是聽聞生法後,從一件事便能通達一切事,了解諸法都是不二、相即的關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