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國小首度試辦眼球操,一周四天、一天二十分鐘的強迫作操,試辦一學期後,學童視力變好的比例,超過一成,家長驚呼神奇。圖/讀者提供
【本報台中訊】台中潭子國小為讓學童「保健視力」,首創一周四天、一天二十分鐘的「眼球操」,讓上千位學童,一起在操場跟老師「轉動」眼球;試辦一學期後,各年級視力零點九以上的學童人數,成長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讓家長大呼神奇。
「隨著科技發達,國小的四眼田雞愈來愈多,」校長陳世銘說,教育部去年統計各縣市學童的健康狀況,潭子國小學童的視力平均值,低於台中市其他國小,引起教育部注意,他為了保健學童的視力,跟校內體衛組老師討論後,決定開辦「眼球操」。
潭子國小體衛組長陳玉美說,根據學校統計,作眼球操後,各年級視力合格(兩眼裸視零點九以上)的學童人數,成長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二都有,其中又以低年級的效果最好,有三年級的同學作操前視力零點七,作操後變成一點零,「實在很神奇」。
陳玉美說,所謂的眼球操,其實就是把基本的眼球運動,加入身體的伸展,配合音樂的旋律一起作操,因為學童被拉到戶外,眼睛看著司令台上的老師,配合作操,讓眼球得到「望遠凝視」的效果,才會讓學童視力大增。
陳世銘表示,為了要推動眼球操,起初承受不少家長的壓力,雖然開辦前就利用家長會等場合,跟家長充分說明,但去年九月開辦後,家長仍來電質疑「體育課就有作操了,為何要浪費時間」、「在操場作操,作得滿頭大汗,怎麼專心上課」、「大太陽底下作操,小孩會受不了」。
陳世銘說,避免家長反彈,規畫一周四天、一天二十分鐘的時間,利用第二節下課,強迫學童離開教室,一起到操場跟著體育老師「轉動眼球、扭動身體」。
他說,試辦一學期有了成效後,家長的質疑聲音「不見了」,誇讚的聲音「變多了」,可見只要是對學童有益的事,就算起初有質疑聲浪,但「事實勝於雄辯」,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