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醫學統計發現,老師、銷售員、客服人員和演藝歌手最容易嗓音崩壞。醫師表示,不論是澎大海、梨汁、喉糖或其他中草藥飲品都有生津濕潤效果,舒緩局部有痰、喉嚨疼痛等不適症狀,但最好的護嗓方式仍是多喝溫開水潤喉。
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澎大海、牛蒡子都可有效消除聲帶水腫,按壓大拇指指甲根外緣的少商穴,也有助開嗓。建議,喝這些飲品時,別喝太甜,太甜的食物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反傷喉嚨。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棨德認為,想要護嗓,喝攝氏四十至五十度的溫開水最好,每使用聲帶二十分鐘,就喝口水潤潤喉。需要長期說話,容易造成喉嚨嗓音疲勞的民眾,不妨透過腹式呼吸法發聲,並學習放鬆頸部,讓喉嚨運用安全而有效率。
王棨德提醒,不少民眾學習職業歌手飆高音,增加喉嚨疲勞。他表示,歌手美聲超過五成是天生的,技巧應透過正規學習,硬學會適得其反。
王棨德說,聲帶是非常脆弱的組織,震動摩擦久了,就會水腫,水腫後接觸受力面變大,若不休息,就會表皮受傷、發炎、充血,局部發炎、結痂、結疤,最後就變成喉嚨長繭,需開刀治療,且難以恢復過往優美音質。
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趙品植表示,唱歌時不要飲酒,少吃炸的、辣的、口味太重、太鹹的食物,咖啡與濃茶最好避免,因咖啡因具興奮效果,交感神經如太過興奮,將使得咽喉乾燥,不利發聲。
趙品植建議,長期過度使用喉嚨的患者應使用擴音器,或者走近一點講話,每隔二十分鐘就應喝水休息,減少講話次數與頻度,若休息一周都沒好轉,應到醫院尋求治療,否則,聲音恐將永遠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