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布施得福

星雲大師 |2013.04.19
6040觀看次
字級
若人以食施, 得生最勝處, 以樂布施者, 人天受福報。 ──《摩訶僧祇律》 圖/佛光緣美術館

文/星雲大師

若人以食施,

得生最勝處,

以樂布施者,

人天受福報。

──《摩訶僧祇律》



佛教常比喻布施如同播種,種子落入肥沃的土地,才能有豐碩的收成。當我們真心誠意的供養、布施他人,也會慢慢累積自己的福德善緣,圓成菩提道果。

布施除了物質、金錢的給予,能夠發自身口意的布施奉獻,即所謂「一粒落土百千生,一文施捨萬文收,與君寄在堅牢庫,汝及子孫享不休」,能讓我們享有無窮無盡的功德福報。

《摩訶僧祇律》說:「若人以食施,得生最勝處」,布施一碗飯,可以讓人飽足;布施一件衣服,可以使人禦寒;布施一點錢財,可以解人燃眉之急。如此助人解難,將自己的所有與人共享,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功德。

什麼功德?「得生最勝處」,將來能得大富長者之身,甚至得生天上的果報。歷來與人結緣、歡喜布施而感召殊勝果報的事蹟很多,如韓信曾受漂母一飯之恩,功成名就後,以千金相報;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尊者看見一位老婆婆貧病交迫,為了讓她種植功德福田,於是屈身向她托。老婆婆一念虔誠,供養一碗僅有的酸臭米汁,當她命終之後,得以往生忉利天上。所以,纍纍的果實都是由一粒種子而來,一個人得生殊勝之處,也是從不斷的布施中成就而得。

「以樂布施者,人天受福報」,佛教講布施,並不僅止於布施衣服、布施飲食,還要布施人歡喜、給予人快樂,才能算是真正的布施。比方:為暗夜行路的人布施一盞路燈,為過河的人布施一座橋梁,為遠行的人布施一杯茶水,甚至對人施與身體的禮敬、言語的讚美、心意的隨喜、智慧的貢獻,一切言行舉止都能讓人心生歡喜、快樂,讓人心不畏懼,不但利益他人,更能獲得大福報,得生殊勝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