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光--忘不了

楊錦郁 |2013.04.17
1632觀看次
字級

楊錦郁朋友到家裡來,難免好奇問:「你們家弟弟的房間為什麼比哥哥的大?」我幾乎不加思索地回說:「因為弟弟從小跟外婆睡,房間當然比較大!」

父親中年遽逝後,孀居的母親每個月總會從彰化前來台北,母親有三個孩子,長子在彰化和她一起生活,長女二十出頭結婚後,移民美國,所以母親能走動、探望的就是我這個在台北的么女。

小兒子時雋在我父親過世後才出生,當其他的表兄姐都進入青少年時期,在幼稚園讀小班的時雋,總在外婆來訪時,熱情親近,每晚祖孫倆更相偕甜蜜入夢,也因這個小人兒的款待,讓母親在情感上有了慰藉。

如今,母親已離世八年,時雋也繼哥哥之後,將於暑假後進入台大讀研究所,於是這個充滿他童稚物件的房間必得更新,以讓他容納更多的可能。房間預定在一周內拆清重組,除了送七大箱青少年讀物和童書給雲水書車外,還分送出些家具,至於還有兩小櫃的童服,是最讓我割捨不下,因為這些小衣服,件件都有紀念性。幫忙設計房間的好友說:「別想那麼多,全丟了就是!」

但我仍然難以割捨的留下了幾件堆在他櫃裡的衣物,其中兩件西裝上衣,是我訂婚時,父親送給女婿的布料;父親將這兩件英國進口的西服毛料,送到熟家手工縫製。記得在我結婚的民國七十年,每套西服的縫製費用就需八千元,內裡還車繡著店名「人人西服」,以及先生的名字「李瑞騰」。因為這樣,我一直保留至今,但我也知道先生這輩子不可能再穿下它,我打了個電話問他:「你結婚時做的西服,裡面還繡有名字,要不要丟?」先生說他不記得這事了,但既然我已留那麼久,就不要丟吧!

另一件是母親幫我買的皮外套,那是在父親剛過世不久,母親一個家境優渥的手帕交,邀她同遊澳洲。彼時外人並不知道,頓時失去一家之主的家庭,並沒有太多積蓄。我拿錢貼補了母親十萬左右的團費,希望她能出去散散心,結果母親把我給她的錢,拿去買了這件要價不低的皮衣回贈。記得母親回國後,拿這件衣服給我時,我滿臉不悅對她說:「給你錢是要讓你用的,不是要你幫我買東西的。」一直到現在,每次看到這件皮衣,便想起父親剛過世時,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

還有兩件童裝分別是老大時雍的小外套和時雋的小毛衣,我二十五歲生時雍後,一邊在家帶他,一邊寫作,偶爾會有點稿費收入,我通常帶著他去住家附近的郵局兌匯票。郵局的旁邊有一家麗嬰房,這也是我對這件用稿費換來的小外套的記憶。時雋小哥哥近八歲,兄弟倆很難買到同樣的衣服,在「愛的世界」買的這件小毛衣,兩個男孩各有一件,還曾穿著兄弟裝到竹子湖出遊,在海芋田埂上,留下歡樂的童顏。

光是幾個物件,就讓我重回許多情境。事實上,我從小記憶力就很強,年輕時,讀起書來因此不太費力;中年之後,依然如此,準備考碩士班、博士班時,需要讀很多應考的科目,我跟先生說:「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影印機!」但是記憶好,一不留神,便會陷於舊日的情境、氣味或對話,不免傷感。

相較於我,先生常常想不起一些舊事。有時,我不免對自己強記的能力感到優勢,直至讀到《哈達瑜伽經》上的一段話:「一位解脫者既非睡也非醒,既無記憶也無遺忘……」這才發現,「記取」或「忘卻」,都是好大的一門功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