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是健康飲食基本原則。經過一夜禁食後,早餐可以喚醒休息一夜的器官,啟動身體新陳代謝,研究證實早餐對學業成績有正面的幫助,學習時能集中精神、增強記憶力,對上班族而言,則可提升工作效率,穩定情緒,充滿活力面對挑戰。
囫圇吞下油膩膩的早餐,或是什麼也不吃,都可能造成長期健康狀況不佳,許多專家曾提醒不吃早餐的危機:容易發胖、透支健康、腸胃不適、心神不寧等。
均衡的早餐不是一份制式菜單,而是掌握基本原則性,參考行政院衛生署的建議及美國「金字塔型膳食組合」,應有五穀根莖類、蛋豆奶類、蔬果類、堅果油脂類及一杯水。
先喝水、補充好菌
晨起先喝水,可先補充睡眠時流失水分,更能讓晨起血液循環暢通。此時若能再搭配乳酸菌食用,將有助於排便。
五穀根莖類不能免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應以水溶性纖維、多醣體等複合性醣類優先,以糙米、燕麥、多種菇蕈食材含量最為豐富,不僅熱量低,更有助於產生飽足感,使排便順暢,進而利於體重控制。
攝取蛋豆奶類
主要提供身體組織建造所需的蛋白質,亦是啟動大腦的另一關鍵,因蛋白質中的「酪胺酸」及「色胺酸」,前者可負責形成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有助於敏捷思考、加強記憶;後者則可調控飽食中樞,有助於增加飽足感。《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還指出,早餐含高蛋白食物較有飽足感,且可控制食慾,到了下午較能拒絕零食的誘惑。
蔬果不能少
主要提供豐富維生素、礦物質,早晨可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柳橙、芭樂,即刻發動身體代謝引擎,並加強組織建造及修護,但應以新鮮蔬果為主,若以果汁取代,則可能攝入過多糖分,而少了纖維的補充。
每日享用隨萬物生機一起甦醒的早餐,就是回到健康軌道的開始,也是為家人與自己加油的最好方式。
(作者為台灣樂活健康養生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