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 春初早韭味最勝

林長華 |2013.04.03
2302觀看次
字級

閩南和台灣有句食諺「正蔥二韭」,意思是說農曆正月的蔥、二月的韭菜最當令、最好吃。

二月春韭青翠欲滴,最軟最嫩;入夏以後,韭菜就開始老化,纖維多而粗糙,不易消化。

春韭的味美,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大大的發揚過。據說當時齊國有一位太子曾請教了御前食醫,問:「菜食何味最勝?」答曰:「春初早韭」。

韭菜不光顏色蔥鬱、誘人感官,而且味道鮮美,又辛香開胃,具有殺菌、增進食欲的作用。閩南和台灣人經常用韭菜炒雞蛋、炒豆腐,或作為潤餅、餃子的餡料,還有「韭菜盒子」,那可是家喻戶曉的「超級料理」。

中國在商周開始,種韭之風已遍及農家;到了漢代,竟連皇苑御園中也廣植韭菜。《漢書》裡就有這樣的記載:「太官園仲冬生蔥韭釆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從文中還透露了一個訊息——中國很早就採用溫室種植,而且是用來種韭菜。

可見春韭味美不可抵抗,古代許多名人對春韭也情有獨鍾,並寫在他們的詩文中。

例如唐代詩聖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早已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名句;又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有「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槃」名句,說的便是初春時節,總不忘冒著料峭的東風,與文友們前往郊外採割野生的春韭,大家圍爐而坐,烹而食之。可以想像,在春天的夜雨之下,那沾滿水珠的韭菜,分外青蔥碧綠,輕輕採割之後,韭菜的芳香四處溢散開來,那真是一種妙不可言的詩意境界。

韭菜生命力旺盛,愈割愈旺。閩台民間形容人的運氣愈來愈好有句俗語:「韭菜命,愈割愈健。」台語「韭」與「久」同音,因此遇到家庭成員中有升學、升遷等喜事,總要炒上一盤韭菜和豆腐,寓意「長久多福」。你!也可以去炒上一盤滿足自己的味覺並祝福自己,現在正是時候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