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二十萬年前人類的生活居處就有植物的種子,世界各地的人們就近取材使用植物的經驗源遠流長,無論中國的中醫、印度的艾育吠陀、西方的印第安人、澳洲的原住民等,都是仰賴植物來因應生活所需、達到養生目的,甚至解決保健上的小麻煩,只是各地民族使用的種類及運用方式不盡相同。
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芽、樹皮、樹根、樹脂等都有其妙用,在古埃及時,曾記載七百多種香藥草療癒的配方。根據美國香藥草師協會研究,在一九八七年時,現代藥品有百分之八十五是從植物提煉而來,而目前僅有百分之十五從植物中提煉;為了提高產能及降低成本,藥廠直接在實驗室合成植物的單一成分,許多香藥草專家認為,當單一成分高度純化時,反而會出現副作用的隱憂,因自然界的香藥草,含有的天然成分多達數百種至數千種,彼此之間有加成及互補作用,能夠消弭本身毒性及副作用。
舉例而言,鎮靜解痛的百年老藥「阿斯匹靈」,就是從植物中提煉而來。電影《博物館驚魂夜》(Night at the Museum)裡有二個拓荒探險家路易斯與克拉克,奉總統傑弗遜之命開拓美國大西部,結果在一八○三至一八○六年間,許多隨從突然生病發燒,他們從印第安部落中,學習到煎煮白楊樹皮能夠退燒,但直到一八九九年藥廠才揭開迷團,並利用白楊樹中的水楊酸製成「阿斯匹靈」。
此時,正值春發節令,百花盛開,爭奇鬥豔,你可知道植物的顏色也與其功能有關。例如黃色花朵的植物大多有利肝膽作用;西方人習慣在春天食用蒲公英,有機店一把要價九十元台幣,可以清燙後加入少許鹽及橄欖油調味,味道有點像A菜,也有人將嫩葉加入沙拉中,或裹粉油炸蒲公英花,食用時沾用些許楓糖漿或蜂蜜,當點心吃;乾燥的蒲公英根還可以替代咖啡,提升元氣,作用如同無咖啡因的咖啡,味道香甜,氣味有點類似決明子混合甘草;還被視為最天然的排毒植物,有益肝、腎及膽囊,幫助體內的化學毒素及重金屬排出;由於還具有潤腸功能,所以能夠改善便祕,使皮膚光亮。有些研究認為蒲公英根對乾癬及溼疹也有助益,甚至有科學家正在進行蒲公英對抗乳癌的動物實驗。
另外,藍紫色花朵的植物則有鎮靜寧神的作用,像很多人喜愛的薰衣草就是有名的紓壓聖品,會開紫藍花朵的迷迭香也能紓解肌肉酸痛;紅色花朵的植物大多有淨化血液及改善因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的暗沉膚色,例如紫錐花、紅三葉草。
植物種類繁多,認識植物及學習植物的功效,能夠讓我們日常生活增加情趣,學習保護物種,同時也是愛護地球的舉動,但仍要注意辨識植物品質,不要買到來路不明的香藥草,以免吃進受農藥、重金屬汙染的香藥草。剛開始學習使用香藥草宜以溫和、無毒性的香藥草開始著手,少量為宜,香藥草的功能常是多元性,一種植物大多具有多種功能,有些植物不易取得,可以挑較普及、易取得的香藥草來替代,不要因為物稀而追求,反而破壞自然界的平衡。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