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花開——李蕭錕‧禪與花的對話首展】 二僧出坡 文/李蕭錕 |2013.03.18 語音朗讀 51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李蕭錕 禪宗自唐代百丈禪師之後,以開墾山林,勞動力行,建禪林,立清規等,自食其力,故而設立了「出坡」制度。 當時禪院多築於山間,每天必須出發到山上耕作,耕作地點多在山間斜坡上,故謂「出坡」。 寺內從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下及沙彌行者,無論尊卑,不計大小,一律要隨眾勞動,沒有例外,這即是百丈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禪生活,開啟了大乘佛法的新頁。 前一篇文章 【名人軼事】 蘇東坡的勸農大業 下一篇文章 【大悲出相‧二十六現】 摩醯摩醯唎馱孕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7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國際青年聚佛光山 行佛落實三好2025.08.1310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的體質調查(下)【寰宇采風】阿爾罕布拉宮 的美麗與哀愁【佛門覽勝】章嘉大師紀念堂【書藝心語】認真【大江南北】尋訪蘇州耦園 作者其他文章【翰墨之美】畫人物畫,什麼最難? 【文字之美】到頭原是一場夢 【文字之美】書齋對聯換新裝【文字之美】 突破,是我唯一的出路【文字之美】什麼是「前三三後三三」? 【文字之美】 我喜歡寫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