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台北市教育局推動「學習共同體」,去年選定十三所高中、八所國中及五所國小試辦,爭取八百多萬元經費,補助教師、輔導團及領域召集人出國參訪,透過網路公告及臉書社群,讓台北市的教師分享,產生團體動能;今年試辦「學習共同體」邁入第二年,開放高職加入,首批包括:大安高工、南港高工、內湖高工、北士商四校。
教育局長丁亞雯表示,台北市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包括推動國中小教學活化、選定試辦學校、辦理出國參訪,及透過臉書社群成立研究會及實體網聚,以推動教師專業社群的發展學習,並隨時了解推動過程的困難與需求,適時挹注資源。
去年試辦,國語實小老師陳欣儀說,班上有一位學生沒參加補習,過去數學成績平平,到期中考數學滿分。這名學生在日記中表示,成績是從課堂中相互討論、彼此分享學習得到的。
配合推動學習共同體,台北市景美女中、實踐國中和實踐國小,十四日將在實踐國中聯合舉辦公開觀課,除國文、英語、數學各一名教師參加,每場次還開放四十個名額,讓其他學校教師參與。
活化教學專款 國中每班萬元
北市一○二年度,將在七十所市立國中二千五百五十一班的班級設備費中,每班編列一萬元活化教學專款,讓學校提升教學效能和增進學生學習成效。在活化教學的前提下,這筆經費不限制使用方式,未來也將會長期補助。
松山家商校長張耀中表示,多元評量與有效教學是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理念,面對現在學生的程度差異有明顯拉大趨勢,老師更須具備教學策略,學習共同體的「群體備課」,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張耀中表示,夜間部學生的程度差異更大,松山家商將從夜間部試辦,包括國文、英語、數學、會計、商業概論等主要科目,並邀請日間部老師觀摩,逐步推行至日夜間部都辦理。
北士商校長黃贇瑾說,校方希望提供學生特色課程,讓學生去企業見習,透過「學習共同體」,同學可以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