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娃娃 讓歡喜滿人間 阮愛惠 |2013.03.03 語音朗讀 27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為了帶動大家對沙彌娃娃的創作及製造,永富法師身先士卒地拿起針線和布頭。學理工出身的他對家政並不在行,對針線的能力原本也只限於縫鈕扣而已。但他發心要做,啟動了這一段襪娃因緣。 彰化社頭鄉的絲襪業者、國際佛光會社頭分會創會會長魏陳春惠及魏懿慈母女,知道永富法師想做沙彌娃娃後,馬上開車帶著他巡訪社頭各家襪子工廠,最後找到一家工廠,能生產做沙彌娃娃所需的布料,這家工廠正好也是永富法師的俗家親戚,他們願無償提供材料給普門寺。(圖/永富 、香港佛光道場) 有了原料,接下來要人手。永富法師說:「做這件事,並不是為了好玩,而且出家人每日都有很多固定的工作要做,只能利用各種可能的空檔。」他發動法師、義工和信眾們一起動手,自己先做了好幾仙,有大有小,一邊做一邊發想,一邊想一邊修改,兩個禮拜就做出十幾仙,犧牲不少睡眠時間。 沒多久,做沙彌襪娃就成了普門寺內人手一仙的工作,連別分院的法師來到這裡,也會做一仙再離開。 永富法師說:「人間佛教常說給人歡喜。做襪娃的過程中也許頭不像頭、手不像手,眉毛歪七扭八的,從單一部位來看都不好看,但很奇妙的,完成之後卻很順眼。就像一個人的生命不能從片段來看,每一個片段可能都是殘缺而不美好,但整體完成時,怎麼看都有它的美。」 第一次做襪娃的人,大約五、六個小時才能完成一仙。每個人投注了五、六個小時之後,他的心已經完全在娃娃上面;但最後永富法師會告訴那人:「你要把它留下來,不可以帶走,這就是學習『放下』。」 仔細觀賞每一仙在普門寺的布娃娃,會發現每一仙都有它的因緣和故事,因為都是從無到有、百分百的手作。「當你著手去做之後,才發現做娃娃的過程和修行有很大的連結。因為不只是在做手工而已,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內心。」永富法師說:「當你投入時,你就會注意周遭很多東西是不是可以加進來;你的心意是什麼,做出來就像什麼,從看自己的手作活兒,很容易反觀自我。」 至於做出來的成品美不美?像不像?永富法師的看法是:「外在的觀察都是附加的,做的人只要有一種善美的心情就夠了。」即使做得不盡完美,就想著:「啊,就是這樣的因緣吧!」做不好也不能丟掉,雖然是不用錢的材料,也不能浪費。 隨著愈做愈多,大家的手愈巧,創意也源源出籠。永富法師認為所有的作品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用不用心的差別而已。他建議每個來做的人先跳開「成敗」的思維,完成之後,也忘了它和「我」的關係,多做幾個之後,心就比較放得開,也就愈做愈輕鬆了。 由於數量逐漸增加,第一批作品在拍照後,已坐著飛機至香港佛光道場作新春布置。也有信眾來到普門寺,看到喜歡的娃娃就向寺方請走,留下一筆供養金。原本永富法師做襪娃並非為了義賣,而今隨順因緣,就發心為佛館募功德款。他說:「希望看到娃娃的人都很歡喜,他的心就像娃娃的肚子那麼柔軟!」 香港佛光道場在新春布置三好館,義工負責導覽介紹沙彌娃娃,大眾愈看愈仔細,感到法喜無比。就連值班義工都拿相機直拍,在三好館流連忘返,這樣的活動真正達到了行三好的目的。看過沙彌娃娃的信眾內心法喜充滿,進而互相讚嘆說好話,而更多人也因三好館的沙彌娃娃,想共同來參與縫製。 看到香港佛光道場的沙彌娃娃,大家感受到台灣法師的用心及香港法師、義工的細心布置,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就。沙彌娃娃所呈現的真善美,讓大眾可以體驗到人間佛教的歡喜滿人間。 (中) 前一篇文章 沙彌娃娃 一針一線 縫出創意和法喜 下一篇文章 沙彌娃娃到多變娃娃 提起與放下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7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8如是說2025.07.0209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與植物對話】心田播種 植栽教我的事【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藝象空間】襲園美術館 靜待成景的植栽美學【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蒔花物語】小胖葉養成術 打造多肉健康生態圈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