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娃娃 讓歡喜滿人間 阮愛惠 |2013.03.03 語音朗讀 27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為了帶動大家對沙彌娃娃的創作及製造,永富法師身先士卒地拿起針線和布頭。學理工出身的他對家政並不在行,對針線的能力原本也只限於縫鈕扣而已。但他發心要做,啟動了這一段襪娃因緣。 彰化社頭鄉的絲襪業者、國際佛光會社頭分會創會會長魏陳春惠及魏懿慈母女,知道永富法師想做沙彌娃娃後,馬上開車帶著他巡訪社頭各家襪子工廠,最後找到一家工廠,能生產做沙彌娃娃所需的布料,這家工廠正好也是永富法師的俗家親戚,他們願無償提供材料給普門寺。(圖/永富 、香港佛光道場) 有了原料,接下來要人手。永富法師說:「做這件事,並不是為了好玩,而且出家人每日都有很多固定的工作要做,只能利用各種可能的空檔。」他發動法師、義工和信眾們一起動手,自己先做了好幾仙,有大有小,一邊做一邊發想,一邊想一邊修改,兩個禮拜就做出十幾仙,犧牲不少睡眠時間。 沒多久,做沙彌襪娃就成了普門寺內人手一仙的工作,連別分院的法師來到這裡,也會做一仙再離開。 永富法師說:「人間佛教常說給人歡喜。做襪娃的過程中也許頭不像頭、手不像手,眉毛歪七扭八的,從單一部位來看都不好看,但很奇妙的,完成之後卻很順眼。就像一個人的生命不能從片段來看,每一個片段可能都是殘缺而不美好,但整體完成時,怎麼看都有它的美。」 第一次做襪娃的人,大約五、六個小時才能完成一仙。每個人投注了五、六個小時之後,他的心已經完全在娃娃上面;但最後永富法師會告訴那人:「你要把它留下來,不可以帶走,這就是學習『放下』。」 仔細觀賞每一仙在普門寺的布娃娃,會發現每一仙都有它的因緣和故事,因為都是從無到有、百分百的手作。「當你著手去做之後,才發現做娃娃的過程和修行有很大的連結。因為不只是在做手工而已,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內心。」永富法師說:「當你投入時,你就會注意周遭很多東西是不是可以加進來;你的心意是什麼,做出來就像什麼,從看自己的手作活兒,很容易反觀自我。」 至於做出來的成品美不美?像不像?永富法師的看法是:「外在的觀察都是附加的,做的人只要有一種善美的心情就夠了。」即使做得不盡完美,就想著:「啊,就是這樣的因緣吧!」做不好也不能丟掉,雖然是不用錢的材料,也不能浪費。 隨著愈做愈多,大家的手愈巧,創意也源源出籠。永富法師認為所有的作品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用不用心的差別而已。他建議每個來做的人先跳開「成敗」的思維,完成之後,也忘了它和「我」的關係,多做幾個之後,心就比較放得開,也就愈做愈輕鬆了。 由於數量逐漸增加,第一批作品在拍照後,已坐著飛機至香港佛光道場作新春布置。也有信眾來到普門寺,看到喜歡的娃娃就向寺方請走,留下一筆供養金。原本永富法師做襪娃並非為了義賣,而今隨順因緣,就發心為佛館募功德款。他說:「希望看到娃娃的人都很歡喜,他的心就像娃娃的肚子那麼柔軟!」 香港佛光道場在新春布置三好館,義工負責導覽介紹沙彌娃娃,大眾愈看愈仔細,感到法喜無比。就連值班義工都拿相機直拍,在三好館流連忘返,這樣的活動真正達到了行三好的目的。看過沙彌娃娃的信眾內心法喜充滿,進而互相讚嘆說好話,而更多人也因三好館的沙彌娃娃,想共同來參與縫製。 看到香港佛光道場的沙彌娃娃,大家感受到台灣法師的用心及香港法師、義工的細心布置,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就。沙彌娃娃所呈現的真善美,讓大眾可以體驗到人間佛教的歡喜滿人間。 (中) 前一篇文章 沙彌娃娃 一針一線 縫出創意和法喜 下一篇文章 沙彌娃娃到多變娃娃 提起與放下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