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降至,筆者忽然想到咱們中國的姓氏裡有沒有這個蛇姓呢。查了資料,居然還真有這麼個蛇姓。
蛇姓是個很古老的姓氏。其來源大致有二:
其一,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個「蛇丘氏」,他的後代有人就以「蛇」為姓。
其二,春秋末年,楚平王有個孫子叫「田公它成」,他的子孫把他的名作為了姓氏「它」。古代「蛇」字也寫作「它」,所以這也是蛇姓的一個來源。
由於「它」是個多音字,後來也演變出了「它」、「蛇」兩個姓氏。
此外,少數民族中也有蛇姓。
東晉十六國有個羌族建立的後秦,後秦國主姚萇有個皇后姓「蛇」,南安人,南安就是現在甘肅的隴西縣。
蛇皇后有個哥哥叫「蛇越滂」,任南安太守;她還有個本家侄子叫「蛇玄」,後來當了建武將軍。
現代族中也有人姓蛇。
歷史上還有幾個疑似蛇姓:
蛇是十二生肖之一,與其匹配的地支是「巳」。巳姓也是個古老姓氏,典籍裡《莊子》一書中有「巳齒」,《戰國策》一書中有「巳寧」。
女皇武則天喜歡給人賜惡姓。唐高宗死,她殺害王皇后和蕭淑妃,改王皇后的家族為「蟒」姓;建立武周後,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等起兵反對,失敗後被賜「虺」姓;武則天的兩個堂兄武惟良和武懷遠曾對她母親不恭,也曾輕慢過她,武則天最後找了個借口將二人殺害,並改其姓為「蝮」。
蟒、虺、蝮都指毒蛇,因而這三個姓氏都算半個蛇姓了。
也許有朋友會有疑問,既然蛇姓是古姓,為啥姓這個姓的人十分稀少呢?
其實,這一點不奇怪。
上古,蛇被人尊崇,是中國古人的圖騰之一,成為先民最早的姓氏之一。後來,蛇的地位不再顯赫,甚至成了人們恐懼的對象,從武則天賜的幾個疑似蛇姓我們就可推知。社會風氣如此,許多蛇姓人就紛紛改姓,不再姓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