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把吉祥字跟數字搭配,譬如這個四喜。四喜是哪四喜呢?
杜甫有一首〈四喜〉詩云:「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一般認為這就是人生的四喜。不過仔細品讀,味道似乎有些不對啦!前三句所言不差,這最後一句「金榜題名時」就跟老百姓不搭界了。封建時代,讀書中科舉是少數人的專利,金榜題名這樣的喜事,老百姓做夢都不敢想。如此看來,此四喜乃詩人的四喜。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四喜是「福、祿、壽、喜」,有時人們也把「喜」寫做「禧」,此二字屬異體字。福、壽、喜都好理解,這個「祿」是什麼呢?祿最早是福的同義詞,後來逐漸跟當官聯繫起來。古人把當官的薪資稱俸祿或祿米,這樣「祿」就成了當官的代名詞。
有趣的是,古人還給這四喜配上了專管神仙:福神是天上的歲星(即木星);祿神是天上的文昌星或魁星;壽神最有名,有個標誌性的大腦門,稱為壽星,對應天上的南極老人星;喜神又稱吉神,他很特別,很長時間都沒具體形象,不單在天上沒對應的星辰,還沒有一定的方位,要推算才能知其方位。大約古人也相信,喜無定格,喜無定規,隨時隨地都可以歡喜一下的。
還有沒有其他四喜呢?當然,麻將裡有「四喜和」。這是麻將和牌的一種方式,包括「大四喜」和「小四喜」。
這種和牌方式在使用全部風牌東、西、南、北時成立,四個中三個刻子、一個雀頭就是小四喜,四個都是刻子的話就是大四喜。為何這種和牌方式叫四喜呢?筆者琢磨,大約還是跟中國人好口彩有關,既然和了四種風牌,自然是喜事,而且還是四喜呢。
中華美食裡有一道「四喜丸子」,其實就是四個炸透蒸熟的大丸子澆上湯汁。民間傳說此菜命名與唐朝名相張九齡有關。
據說張九齡家有喜事,廚師奉上了這樣一道菜,張九齡問菜名,廚師答以「四圓」,張九齡說不如叫「四喜丸子」吧。自此,民間每有喜慶,常備這道四喜丸子。
遊戲與美食的力量不容小覷。「四喜」這種說法在民間風行,麻將和四喜丸子可能真功不可沒。這一點,即使作為詩聖的詩人也是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