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蛇有關的漢字有哪些呢?
首先,是「龍」字。您沒聽錯,是龍字。中國人大都忌諱蛇,因此多稱牠為「小龍」。不過,這倒很有根據。
龍是古人虛構的動物,其原型跟蛇有莫大關係。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等人物都是人首蛇身。
現代江浙、安徽一帶還稱家蛇為「蒼龍、天龍、家龍」等等,而兩廣、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稱「龍人、龍種、龍戶」,還建有蛇廟,祭祀蛇神,這就是明證。而且,龍年剛過,龍字必定會借著這股東風繼續遨游蛇年的,呵呵!
其次,是「蟲」字。蛇,民間也稱為長蟲,因而以蟲為部首的許多漢字跟蛇都有關。譬如「虺」(ㄏㄨㄟ),是傳說中的一種細頸大頭的毒蛇,也是傳說中的一種早期的龍,是以蛇為模特兒想像出來的,據說「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牠曾出現在西周末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虺還是一個姓氏,虺氏原姓李,是唐朝皇族李氏宗室的一支。「黃國公案」後,李姓宗室多數被殺,未殺者流放,被武則天命改李氏為虺氏,意為心如毒蛇,令李姓後人悔改之意;以蟲為偏旁的漢字,還有蝮、、蟒、蚺等,大多都是蛇的種類名稱。
第三,是「它」和「也」。這兩個字應該很出乎大家的意料。
「它」字從從匕,表示蛇在領地內邊巡游邊尋覓美食,所以其本義就是巡行之蛇。古代它、蛇兩字通用,很顯然,先有了它字,再有蛇字。
「也」字,須說明一下,蛇俗作「」,從蟲也聲,而「也」為蛇的上古字,其上古音「ˋ一」,也是蛇的上古音。漢語裡有成語「虛與委蛇」,這個「委蛇」也常寫作「逶迆」(ㄨㄟ ˋ一),由此我們可知蛇字的另一個發音。
此外,還有一個「巳」字與蛇息息相關。「巳」是十二地支的第六位,正好與蛇搭檔。漢字裡有兩個字跟巳很相似,一個是自己的己,不封口;一個是已經的已,半封口;而巳則全封口。有意思的是,己也是十天干之一,它總會跟巳碰上的,要是遇到己巳年,怕有很多朋友看字看到迷糊錯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