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伊始,我期許自己多多寫字,好好寫字,一字一句耕耘心田。圖/楊豔萍
文具行裡少了琳瑯滿目的耶誕卡、賀年卡,連過去每到年終必熱賣的年度「手帳」本都看來寂寥落寞地孤立一處,我駐足思索,該買不該買呢?不到十秒便轉身離去,想我案頭上還留有好幾本可憐的手帳本,一兩個月東寫西抄的熱度過後,便被我冷落一旁,完好度近八成,再加上如今有智慧型手機當助手,這個曾經被我列為每年「必敗」商品,在我的生命中退燒了。
「靈感是沒有耐心的情人。」巴爾札克如是說。以前多麼享受搭公車時,只要想到什麼點子或企畫,急著從包包裡掏出手帳本外加一支好寫的筆,任心思紛飛,享受隨手塗鴉的喜悅,手帳本裡記載的內容五花八門:每日開支、交稿日期、親友生日、行程……;然而這一切都可以由智慧型手機取代,手機備忘錄裡依然可留有不擔心靈感飛走的絮語,只可惜缺了那份抄寫的手感。
在我記憶裡,有一手好字的朋友,全都是可以像照妖鏡似地,抖出我殘敗青春記憶的老朋友,十年內認識的新朋友,每日以E-mail、簡訊往來,當真不曾看過他們的字究竟寫得如何?
想起有一次,和小學同學碰面,她帶著整疊的小學日記本來,我這位功課一級棒,後來念醫科當醫生的同學,小學時不知是否太崇拜我了,每天的日記都要提上我這個成天如遊魂一樣閒逛校園,只會找她騎單車穿街走巷尋寶、功課並不頂尖的同學一筆,結果看她的日記彷彿把我的小學生活倒帶了一遍。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時我們兩人總在較量著誰的字好看?從一起參加書法比賽、硬筆比賽,儘管沒得過什麼名次,不過那時的我們「忠於」寫字這回事,從日記、周記、書法、作文,任何功課都得勤勤勉勉地寫著,那個沒有電腦的時代,反而令我們練得一手好字。
先生每周都會把報銷單拿回家收藏,那張由行政人員手寫的報銷單,我都要細細欣賞一番,然後盛讚著:「先生的字真是好看啊!」那是工整且帶著韻味的小字,出自一位中年大叔之手。相反地,我單位裡有個年輕女孩,有一回她因未帶電腦只得改以手填寫出差單,但寫來的單子把大家嚇了好大一跳,字字都像毛毛蟲似地爬在紙上,令人好生不愉快。她歉然笑說:「我從小就很怕寫字,每次一寫就被笑,幸好電腦化可以少寫字了。」古人說「字如其人」,恐難適用於當今電腦一族。
曾經,我們用耶誕卡片寫下祝福,寄給遠方的友人,如今臉書、簡訊、line占據後,文字的溫度沒有了,僅剩冰冷的句子穿梭時空,近日翻閱侯吉諒先生《如何寫書法》一書,他提到:「寫字和打字最大的差別,是寫字有一種『連心』的作用。手寫的同時,腦子也在進行記憶體整理,有很多觀念想法,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寫字,是一個人內在的投射,一個人性情的修養,一時的喜悅哀樂,都會反映在他寫的字裡面。」我真的是深有同感,字寫不好可以練,光把字賴給倉頡、注音、嘸蝦米等輸入法裡,會忘記每個字背後的深層意義,以及寫字當下的內心活動了。
看著這些在生命裡逐漸退場的耶誕卡、手帳本,不禁令我在歲末年初生起如是感嘆?我深自檢討是因為手機的便利性,而令書寫生疏了。蛇年伊始,我期許自己多多寫字,好好寫字,一字一句耕耘心田。
(本專欄隔周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