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義大利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珍貴文物首度來台!二十六日起將在史博館登場的「天堂‧審判‧重生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巨匠再現」特展,以呈現米開朗基羅一生的藝術成就為主軸,總計展出一百零五組件來自其故居博物館的繪畫、雕塑、建築、文學,以及幾近失傳的西斯汀教堂濕壁畫。
主辦單位昨舉辦開箱記者會,提前展示〈聖凡喬尼佛羅倫斯教堂平面圖〉等三件真跡手稿、「大衛頭像」雕塑原作複製,以及濕壁畫摹作〈創造亞當之手〉。
展覽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時藝多媒體與義大利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共同策畫主辦,歷經兩年多的溝通協調,特地從故居博物館珍藏的兩百零五件手稿裡精選,商借到十四件保險價值逾十一億的國寶級真跡手稿。
為呈現米開朗基羅藝術的全貌,特展除呈現原尺寸「聖殤」與「大衛像」等重要雕刻品摹作,更邀請義大利濕壁畫專家安東尼奧‧德維托(Antonio De Vito),於開展首兩周依傳統濕壁畫工序,重現西斯汀教堂濕壁畫作品局部,引領觀眾深入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貫穿文藝復興的輝煌歷史,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傑出的巨人之一。」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表示,米開朗基羅(一四七五-一五六四)是文藝復興時期最知名,也是最長壽的藝術家之一;透過這次展出的真跡或臨摹作品,帶領民眾回溯文藝復興時代,體證過去在教科書看到的米開朗基羅傑作,實際體會一代巨匠藝術心靈的結晶。
真跡手稿代表著藝術家思考的軌跡,也最能感受藝術家對其作品的思維。在米開朗基羅大師的現存手稿中,內容多為素描、建築圖及詩作,昨日開箱記者會依序展示米開朗基羅當初為雕塑女神維納斯手繪的〈古維納斯像習作〉、優美且充滿熱情的情詩〈十四行詩〉,還有紀念佛羅倫斯守護聖徒聖約翰的〈聖凡喬尼佛羅倫斯教堂平面圖〉。
米開朗基羅終其一生認為自己是個雕刻家,開箱雕塑品為「大衛頭像」原作複製,臨摹作品完整呈現光影變化、微小刻痕等細節,藉以提供觀者最高度的完美與真實感,開幕時將在館前展示七公尺高的「大衛像」。另還有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繪製的〈創造亞當〉,畫中具有磁性張力的手勢,可說是整個西斯汀天花板壁畫的視覺焦點,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圖像。
史博館表示,「天堂‧審判‧重生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巨匠再現」特展呈現米開朗基羅的一生與創作,全展分為「米開朗基羅的形象」、「米開朗基羅的私生活」、「藝術家的工作室」、「米開朗基羅的雕刻」、「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濕壁畫大師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王者之爭:達文西vs. 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真跡手稿」等八個主題,讓民眾能夠一窺米開朗基羅的真實面貌。展期至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