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舞台劇演出成功,將拍成電影。圖/角頭音樂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台灣第一齣原住民音樂舞台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是結合電影、舞台劇和音樂的創新表演。製作人也是角頭音樂創辦人張四十三,看到舞台劇成功演出,決定開拍《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電影。舞台劇演出男指揮的故事,電影以女指揮的故事為主題。張四十三運用文化創意產業的鑰匙,開啟原住民、角頭音樂的另扇大門。
張四十三表示,台灣娛樂產業靠流行音樂撐起一片天,每年出上百位歌手,獨立音樂則是流行音樂產業文創發展的根,在華文市場有重量,因此音樂產業對國內電影、電視市場有很大影響力。
政府幫忙 文創振興
「早在政府倡導文創前,角頭音樂創意行銷、品牌包裝等都已朝文創在做。」張四十三指出,當時創業非常辛苦,如今政府倡導文創,針對唱片業釋出補助案、輔導金制度,對音樂產業是好的幫助。
張四十三說:「角頭音樂早期一年可出版六張唱片,經濟不景氣時出二張,現在因有補助可出四張。」他指出,政府推文創善意好,但盲點是往往一個很好的計畫或建議,受法規、會計單位限制,最後結果「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浪費了原意。
近年常跑中國大陸演講的張四十三,過去排斥往大陸發展,「但和中國民間往來後,發現他們的想法其實和我們一樣。」他說:「台灣人的消費力強,可惜人口太少,無法開啟音樂產業市場。」
台灣詞曲 自由度高
「中國民眾嚮往台灣文創的自由度。」張四十三表示,台灣的創作自由,音樂中有感動人的情緒,都是由生活經驗得來,但是中國至今創作仍不自由,「台灣人不需要妄自菲薄。」
「過去唱片是音樂產業最重要的商品;現在網路下載、轉寄防不勝防,破壞音樂產業生態,如今音樂祭、演唱會成為主要獲利來源。」張四十三表示,雖然科技不斷進步,但唱片製作人才仍不可或缺,音樂產業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會辦活動、行銷的人才,職稱通常是「行銷企畫」。張四十三認為,要讓流行音樂概念扎根,就是培訓年輕人。
新音樂人 貴在熱情
除了每年開放學生到角頭音樂實習外,張四十三也在師大、中山大學任教。他說許多功夫不是課堂上可講清楚的,最重要的是參與者要有熱情學習。
「生活環境改變,使音樂呈現方法不同,但音樂在人們心中不會變,是生活必需品。」張四十三認為,現今音樂人出唱片,透過網路能很快讓人知道,但要成為明星,速度仍慢。
一九九一年成立角頭音樂,張四十三舉辦無數街頭演唱會,展現演唱實力,也舉辦無數音樂祭,讓獨立音樂唱紅市場。他計畫未來出版品不用CD,而是結合影像,讓每張專輯就是一部電影;這個理想尚在思考,「必須等電信寬頻加大速度,且拆帳有公平制度後,計畫才可進行。」
張43小檔案
本名張議平,為紀念母親在四十三歲時生下他,以「張四十三」之名行世。民國五十六年生於嘉南平原西部小農村。世新電影編導科班出身,崇尚社會主義,相信外星人存在,一生追求如電影《麥迪遜之橋》的愛情。
現職為角頭音樂公司負責人,一九九九年創立「角頭音樂」、二○○○年創辦「海洋音樂祭」、二○○六年協助創辦「台客搖滾嘉年華」、二○○八年創辦「愛愛搖滾帳篷音樂節」。
音樂作品:《我的內分泌有點失調》獲選二○○○年中時娛樂年度十大專輯;《庄腳店仔》獲選二○○一年中時娛樂年度十大專輯。
音樂劇製作:二○一○年《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二○一二年《拉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