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危機暴露 美麗中國實現艱難

 |2013.01.19
769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打破氣象紀錄、最嚴重的霧霾持續數日,籠罩中國中東部地區。官方氣象和環保部門稍早宣稱,最早於本月中旬,蔓延大半個中國的空氣汙染能逐漸消散。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統計,在全國七十四個PM二‧五濃度監測城市中,三十三個城市的大量監測站點監測數據超過三百,空氣品質達到「嚴重汙染」,一些城市則達到最嚴重等級。

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城市甚至首次發布最高等級的霾汙染預警,告誡居民停止戶外活動,並盡量不要外出。在許多地方,政府部門採取臨時應急措施,道路管制、企業停工、機場關閉、港口停運……嚴重的霧霾危機令中國中東部地區的民眾飽受困擾並深受其害,許多醫院的呼吸科人滿為患,藥店口罩和商場的空氣凈化產品因居民搶購而出現斷貨。

中國國家環保部日前於是緊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繼續強化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總量控制。然而,中共中央編譯局氣候問題專家曹榮湘卻指出,史上最嚴重霧霾危機,形成原因雖有大氣環流等氣象因素,但真正罪魁禍首是生活與生產之中燃料汙染物的超量積聚排放。

過去三十多年裡,由於中國各省一味追求GDP增長,產生和累積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城鎮化建設大潮、重化工業快速發展、能源消費和機動車數量劇增,致使治理速度遠遠趕不上汙染速度。

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汙染治理與排放兩者之間的關係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大城市將高排汙企業轉移到中小城市和農村,形成了汙染轉移替代。「中國不能再走西方式的『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了。」 曹榮湘說。

近些年來,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面對環境汙染帶來的嚴峻挑戰和巨大壓力,明確承諾應對和解決民眾高度關切的環境問題。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首次被寫入中共十八大報告。不過,官方分析人士認為實現目標的過程將是艱辛和曲折的。

「不能奢望數十年積累形成的環境問題一夜之間就能解決消除。」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長潘家華說。一些環境分析人士預料,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繼續快速發展,這意味著大氣汙染的治理工作仍將面臨嚴峻挑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