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拚經濟與改善財政

 |2013.01.13
1654觀看次
字級

社論

國營事業及財團法人績效獎金、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中央首長特別費都被大砍。馬總統、行政院長陳、立法院長王金平「三巨頭」異口同聲表達,支持改革。

馬總統明確表示,有的國營事業有政策任務,除此之外,還是要回到「有盈餘,才有獎金」的原則。這項原則無可異議。但國營事業績效獎金不得超過一點二個月,齊頭式平等是帶來績效,還是只會造成怠惰,則有待三思。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即聯繫台銀等工會理事長,共同討論因應方案,認同「有盈餘才發績效獎金」,但堅決反對上限一點二個月的決議;建議改為根據經濟成長率、繳庫盈餘、員工貢獻度等指標,加發超額「績效獎金」。

事實上,台灣已走上如同歐美的撙節政策,撙節的優缺點在歐美已見端倪。希臘實施的撙節政策,包含降低退休撫卹金、公務員裁員及減薪;著名遊覽勝地如雅典衛城等,不是罷工,就是人員不足休館,損失大量觀光財。西班牙減少公務員耶誕節獎金(約減少年收入百分之七),警察和消防隊員同樣因裁員、減薪而上街抗爭。

英國、美國也加入撙節行列,人民示威抗議,包括公務員都上街抗議,要求停止公部門裁員。因憂慮經濟前景,英國許多頂尖人才想出走。台灣亦同,中央銀行績效獎金受波及,彭淮南拜會王金平,主張績效獎金「依經營績效核發,延攬並留住優秀人才」。

民間薪資凍漲十餘年,相對於國營事業的肥貓產生相對剝奪感;沒盈餘也拿四、五個月獎金說不過去,砍國營事業獎金是「政治正確」。但我們懷疑的是景氣不好歸咎公部門,經濟就能成長轉好嗎?

對於彭淮南的顧慮,有財經背景的陳並非沒有想到,他說,部分國營事業薪資及績效獎金,相對民間已偏低,如再刪減績效獎金,可能將無法留任或吸引優秀人才。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坦承,歐洲緊縮政策值得再商榷,原先太低估失業率驟升及為鞏固財政使內需大幅減少對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大。IMF總裁拉加德呼籲希臘等受財政所苦的國家,應停止預算刪減。拉加德的觀點很簡單,撙節,大家沒錢花、不敢花,內需市場萎縮,企業撐不下去,加上各國撙節,出口也受影響。只省錢,沒錢賺,形成惡性循環。

美日兩國經濟學家警告,在現階段經濟呈暫時復甦景況時,推動嚴苛的財政緊縮計畫,可能會拖延復甦的腳步,特別是要求希臘大幅刪減支出的歐洲。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日圓貶值,帶來適度通貨膨脹,也意在刺激經濟活力。

國營事業的肥貓該砍就砍,但要砍得合理,否則徒然打擊公部門士氣。從美國和歐洲的經驗來看,為了改善財政體質,把腦筋動到削減公共支出上,但去槓桿化至少需時十年,而財政刺激是抵銷成長動能減弱、避免經濟停滯惡化的唯一途徑。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多數先進經濟體的多數民眾,可能將面臨長達多年的薪資成長停滯,這樣的情況將嚴重威脅經濟發展。沒鈔票進帳,光是撙節,必然使薪資停滯,到後來只是坐吃山空;政府要做的無他,只有營造可以拚經濟的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