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化身「妙音鳥」 創意記錄西藏傳統音樂

 |2013.01.12
835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近年來,幾十家個人音樂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在拉薩成立,他們不作節奏強烈、歌詞通俗的「口水歌」,而是希望將藏族傳統音樂的價值以更精闢的方式體現出來。

在拉薩巴爾庫路的一間音樂工作室,二十四歲的西藏大學畢業生次仁扎西正在用蘋果Priduce製作從日喀則地區採集來的民間勞動歌曲。旁邊的影視後期製作室裡,二十三歲的珠勤正專注地用Premiere軟體剪輯影片。「以前的藏族人收青稞、挖水渠時都會唱不同的勞動歌曲,現在由於農業機械化,勞動效率提高了,人們再也沒有閒情逸致邊勞動邊唱歌了。所以我們公司希望記錄這些逐漸消失的民間音樂。」次仁扎西說。

次仁扎西於二○一一年大學畢業後,創業成立這家名為「迦陵頻伽」的文化傳媒公司。「迦陵頻伽」是佛教傳說中的一種神鳥,生於雪山,歌聲美妙,能達三界之外,萬物無不為之動容,故名「妙音鳥」。次仁扎西說,「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希望能夠把西藏的好音樂傳給更多人聽。」

這支年輕團隊平均年齡只有二十五歲,多數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因對西藏文化的喜愛而聚在一起。他們一面記錄西藏傳統音樂,一面為有潛力的藏族年輕人製作、灌錄並銷售唱片,開發流行音樂市場,未來還準備涉足「微電影」領域。

他們將一間普通的房子裝點得充滿音樂情調,牆上繪著藏傳佛教中妙音天女「央金瑪」的圖畫,還重現藏族古老的記譜方式。錄音室雖然不大,但各種配樂設備一應俱全。這個小小的錄音室裡生產出「西藏首張汽車音樂」唱片:《故鄉江達》、《高原之戀》、《歸屬香格里拉》,這張唱片受到西藏本土城市青年和海內外遊客的青睞,銷量居拉薩本土歌手唱片的第一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