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花雨-- 旅行是一個驚嘆號 記南五台

滿濟 |2013.01.10
1460觀看次
字級

早上,飽足長安甜蜜蜜的豆奶、紮實的饃,信心十足,整裝出發到法門寺。入住的宜必思連鎖酒店的西安導覽雜誌、還有服務員上網幫我們查詢而知,到法門寺是「環山2號」旅遊專車。

看到同車有進香的婆婆,隨口問,到法門寺要多久時間。

「這2號車,沒到法門寺,是到南五台」「南五台?不會吧!」再向車掌確認,果然我們搭錯車了。司機告訴我,若要到法門寺,要再轉二趟的車,算了一下,可能趕不及從扶風回長安的最後一班車了。最後決定上南五台去,和慈祥的婆婆們同行。

近一小時抵達南五台山下的古鎮,看得出是新造,雖是仿古,倒也有幾分典雅。悠閒的走在古鎮,華麗的宅門,一隻小狗好奇安靜的看著我們。沒到華清池,未見兵馬俑,我到底算不算來過長安?其實不在乎的,對於熱點的觀光一向少了興致,但是喜歡觀看尋常百姓吃食的生活。天真的以為南五台的寺院在古鎮不遠處,當地人告之,還要坐五毛錢的公交車到第一個入口,再換車到登山處。幾經周折,我們再加上另外二位乘客,看來開車的師傅要滿座,等了半小時,輪子都沒動。內地來的乘客出去抗議,「我們再等十分鐘,沒人來就開車,不然我們退錢算了。」抗議果然有效,師傅發動油門。

山路彎曲像河流,司機熟門熟路的,如入無人之徑,幾乎九十度的轉角,連減速都省了,我們也只能聽天由命。一個半小時抵達,司機好意提醒說:「大師,你們要上五台還要往上爬,三、五里的路況更陡峭,走個二、三小時。小心山區下午三點後就會起霧,下山要注意。」只能先找家小店,喝碗熱湯麵填飽肚皮,再想下山的對策。

往九十度的階梯攀爬,愈走愈偏僻,走了一個多小時,高山的寒氣直逼,薄霧果然陣陣襲人。剛和司機雖有口頭約束,但十之八九是無望的。霧氣愈來愈濃,四顧無人,同行的道友提議,為了安全故,還是打道回府吧。遙拜五峰山頂的文殊菩薩,往下山的路尋去。

很幸運,應是菩薩慈悲庇佑,途中有部白色轎車停下,這位在山區經營飯店的主管恰好要下山辦事,看到我們主動搖下窗門說:「要下山嗎?」到了先前搭車的站牌,公交坐到山下的古鎮,再轉往韋曲的巴士,再換乘到長安的火車站,回到長安已近黃昏。在火車站等公交回酒店時,長安的夕陽紅似火球,而這一日的行程完全是失控的狀態。

面對如此失控的場面,卻沒一點懊悔的情緒,是旅行的變易無常,讓我體證:無緣不生。這段插曲看似偶然,也許是佛指引我們上南五台。回到酒店,借電腦上網查詢南五台的資訊。

南五台位於西安市南長安區子午鎮,距西安約二十七公里,古稱太乙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山上有清涼、文殊、捨身、靈應、觀音五峰,明清以來有大小寺宇四十餘處。

這座太乙山有文殊,今日有幸禮敬,也算是美好的一會。沒感歎見不著真身舍利,那一年佛指舍利來台,北中南三回,我跪地頂禮膜拜,佛指經過身邊時,億萬毛孔豎立,那震動的覺受至今仍在。晚餐在附近的小店打發,點了不甜的黑米粥,炒了一盤西紅柿麵。晚風習習,長安最後一夜,我們走路到古城,閒適地在城的四周散步。

「滿濟法師,今天到法門寺參拜,如何?」大陸朋友傳來短信關切。「沒去成,去了南五台。」晚霞染紅天空,幽遠的城牆像是連到天邊。憶起昨日小雁塔讀到:「漏盡鐘聲動,星稀鶴夢殘。」日落長安,我的長安城,是永遠的夢土,那些大師的語默動靜,是一顆顆星,亙久地閃爍著,在我的心上,永不熄滅。

「咳嗽好了點嗎?」台灣的同參傳訊關心。「沒,讓它咳去吧!」江南染的風寒,二十多日未癒,咳聲成為我隨行的侶伴,也讓我明白:病任它病,路任它行。回家的路,長安的夕陽包圍著我,無法預期的,也許就是旅行永遠迷人的魅力。旅行是一個驚嘆號,我對著自己這麼說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