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學來的經驗和智慧比「天資聰穎」更重要。圖/趙文彬
我常問自己──我是渴望生出聰明的孩子?還是生出有智慧的孩子?
適度挫折是好事
大兒子Bridge的天資和我相似,在課業學習上並沒有耀眼的表現,高中念的是第三志願,但一路平穩,直到Bridge在大學聯考上敗下陣來。還記得發布聯考入學榜單時,Bridge的名字從最前頭往後尋找,怎麼看都看不到蹤影。後來,成績單來了,原來Bridge少了三分,不然就可以上最後一個志願。
這個挫折對當時的Bridge是一個打擊,他的好朋友一個個上了理想的大學。而他,怎麼可能從大學的聯考落榜呢?細細思量起來,其實孩子的人生際遇,除了靠他自行努力,當然,在家庭中是否得到足夠的支持也很重要。對孩子感到抱歉的是,他們就讀高中時,我和Show的婚姻正在飄搖動盪中。
在這種父母吵鬧不休的日子裡,面臨大學聯考的Bridge躲到外婆家,他渴望靜下心來念書,渴望避開外界的紛紛擾擾,可惜這樣的安排,讓他還是得不到好成績。不過,做爸爸的Show,當時儘管讓我苦惱不已,但至少做對了一件事──他告訴Bridge:「沒考上就沒考上,好好放假十天去玩,接下來就是上補習班,明年再重考吧!」
果然,Bridge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痛定思痛,隔年考上第一志願台灣大學。這樣的鋒迴路轉對他後來的生涯發展反而有助力,在職場上,他一直是穩健型的上班族。
父母應及時導正
而他的弟弟Happy,卻是另一種典型的孩子。Happy就像許多天資聰穎的孩子,在團體中很容易被注意到,能說善道、反應靈敏、數理功課好……。
從小我們做父母的就一直以他為榮,可以說──我們也犯了「天底下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我們掉入了傳統的迷思,認為分數高就是好孩子,沒有注意到,孩子從小成長的過程,有些挫折反而可以提供他們及早反省、及早改正的機會。有些耐挫力,不都是在點點滴滴的磨練中被塑造出來的嗎?
沒錯!Happy的求學過程相當順利,從高中的第一志願建國中學,到大學的第一志願台灣大學,一路順遂。然而,進入職場之後,「第一志願的光環」,在殘酷的社會中失去了光采,因為職場上要的是耐磨耐操的人,不論個人的學歷背景,不論個人的家世後台……
Happy經歷了一段職場上力爭上游的過程,因為「上班」不是「考出好分數」就好了。回想當年沒有及早提醒Happy,逆境中學來的經驗和智慧比「天資聰穎」更重要。
Happy從小因為比較會察顏觀色,也懂得撒嬌討好,因此,當他有些不得宜的行為時,我沒有立即糾正;有時,怕他被Show責罵,甚至還幫他遮掩。照道理講,身為母親的我應該立刻制止他,不然也要在事後加強觀察和適時輔導。
然而,因為我的警覺度不夠,也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適度的挫折感。
還好,他這個習慣後來被導正了。誰導正的?各位可以猜猜看!沒錯,是媳婦Amanda!現在,他終於學到──聰明固然讓他順利了好一段日子,然而人生更需要的是從「反省」和「修正」中去找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