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精粹,歷代許多帝王也是書法的愛好者,或親研摹書或品賞珍藏,因此有許多先人的真跡墨寶存世。本版即日起將為大家作一系列介紹。———編按
相傳,在太初的時候,沒有天地,彼時盤古始祖一斧過後,清氣升為天,濁氣墜成地,清濁之間玄黃一片,人類文明於焉初創,此是天地之始。
第一斧生出了天地。
盤古的第一斧不僅生出了天地,亦生出了華夏文明,亦即中華文明。中國文字是中華文明的精粹,而盤古開天的第一斧,也是天地間的第一筆,或說是帝王的第一筆。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一也者,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所有字的筆畫中,「一」最難寫;但以前我認為「一」字很容易寫,是因為「一」字的筆畫最少,形體也單純,只要輕輕一橫畫,便能寫成「一」字,書寫極為容易,這想法是年幼時的稚嫩。
那時我對這個「一」字的意義並不了解。如今經歷了數十個春秋,對人、對事、對物的認識加深了,經歷人生的起伏跌盪,現在再來看這「一」字,已知不可再輕視。
人生中,想要做的每一件事,開頭都是最難的。書法亦然,第一筆最難,唐人孫過庭於《書譜》有言:「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起頭最難,也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