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說經 離相寂滅

陳念萱 |2012.12.28
1556觀看次
字級

如法受持後就是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品,這個篇章,是最感人的,也是最難的。

須菩提在此大徹大悟,涕淚悲泣,且替眾生討得了佛陀的承諾:「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明明白白地交代了,若心有所得,即非實相。這個篇章接得恰恰好,分秒不差,就在了悟的當下,實無所得。

此時此刻,若不痛哭一場,須菩提就非肉身成佛,只能當他是天邊的一道彩虹。

每回閱讀《金剛經》,到此處,先大哭,然後拍案叫絕。看到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便又破啼為笑。

從前總不明白,許多孩子可以重複看同樣的卡通或漫畫,對白倒背如流,卻還是要看相同的東西,然後在同樣的地方大笑,或者大叫,甚至邊歎息邊跟著劇中人一起念著相同的對白。那畫面,委實好笑,很多人都經歷過,卻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尤其是孩子們的父母,好像自己沒有過這樣的童年。

直到每天清晨醒來念《金剛經》,才發現,原來如此。又歡欣又悲泣又好笑地,像個笨小孩一樣,傻頭傻腦地又哭又笑。

捫心自問,要達到須菩提的境界,已是相當困難,好不容易貼近了佛的身心靈,卻要立即放下,彷若無知無覺地,立即想到了眾生,如此理所當然毫不猶豫,做為一個受惠者,我能不哭得更厲害嗎?換做是我得到了須菩提的好處,能跟他一樣胸懷現在過去未來的眾生嗎?我做不到,所以更要狠命地哭。哭了無數回,奇妙地,每回的哭點相同,卻感受有異。這種微妙的小小變化,在不知覺間擴散,愈來愈喜歡須菩提,他比佛陀更真實,雖然他很可能是佛的分身,我懷疑。

如果佛陀不在如法受持後宣說離相寂滅,即便是「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也要被後面的忍辱波羅蜜嚇到。「離一切相」絕非誇誇其談,讓你知道「非法非非法」並非虛妄,這六度波羅蜜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與禪定中,最難跨越的關口,就是真實不虛的忍辱。若非做到離一切相,這忍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到的,一道難解習題,當場給答案。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答案很簡單,當然很難做到。所以六祖才說要「口說心行」,讓你知道雖難卻不難,這已經是最容易做到的方法了。即便是說著說著也能讓心跟著走,然後在不知覺間,便「還原」成跟須菩提一樣了,還有比這更便宜的機會嗎?

離相寂滅,並非是第一品,而是經過種種過程的理解與體驗,才要走的一個關卡,否則六度裡的忍辱何必擺在布施之後?直接放在第一度,豈不更快?但有了布施的功德後,不但福德增加,且智慧也跟著增長,這忍辱的波羅蜜,便不是難過的天方夜譚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