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鳶、大冠鷲 仰望天空

文/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2012.12.15
1822觀看次
字級

提到「猛禽」,第一時間浮現我們腦中的畫面是什麼?一隻鷹在高空盤旋,銳利雙眼鎖定草原上的獵物,算準時機,鼓動雙翅,迅速往下俯衝——空中霸主遨遊自如,多麼快意!

但是,如果一隻猛禽飛不起來呢?牠們是否會落寞失意?

具紳士氣質

栗鳶是猛禽的一種,在鷹科的鳥類中,體型中等,值得一提的是,牠的英文名為Brahminy Kite,中譯為婆羅門鳶,而「鳶」恰有「風箏」之義,當陽光穿透牠栗子色的飛羽,牠看起來就像風箏一般輕盈飛翔。

收容中心內有一隻栗鳶(見左下圖),牠總是站在枝頭上,胸前一片白色羽毛,彷彿由專人梳燙整平過,搭配英挺的站姿,有如一位貴族紳士。而每當有人從牠面前走過,牠便開始鳴叫,好像要訴說牠的生命故事。

收容中心裡獨一無二的栗鳶,有個和多數鳥類不同的特點——牠不能飛。沒有人鍊住牠、或是將牠關在鳥籠中,但牠卻無法重返天空。這隻栗鳶本由私人飼養,在官方查緝後送至中心,我們發現:牠已經完全沒有飛羽。

在台灣,許多飼主為了預防鳥兒出走,會定期剪去初級飛羽,而多數鳥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新長出,但中心內的栗鳶卻非如此,在應有的十二支飛羽中,牠只能長出兩至三支。

飛行特技優

與栗鳶在同一個圍欄中遙望藍天的,是台灣常見的猛禽——大冠鷲。若我們在林地空曠處聽見「忽溜—忽溜—」的鳴聲,通常這時一抬頭,便能望見牠的身影。大冠鷲的成鳥,身高約莫七十公分,翼展長達一百四十公分,為了節省飛行耗費的能量,牠通常會在有上升氣流的時段,享受盤旋之樂。

求偶時,雄鳥會對心儀的對象展示飛行與狩獵特技,而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則是雌鳥和雄鳥雙爪互抓、在空中翻滾一段距離後再分開的「舞步」了!可惜,中心裡的大冠鷲再也沒機會重現英姿了——因為牠只有一隻翅膀。

牠被送到中心那一天,捕鳥網緊緊地纏住牠的左翅,造成翅膀局部壞死,為求維繫生命,獸醫只好替牠截翅。此後,我們鮮少看見牠將左側朝外——牠本能地隱蔽自己弱點。

在台灣,許多農民為了防止鳥類啄食農作物,會在稻田或果園周邊架設鳥網,殊不知不論鳥兒是否吃作物,只要一撞上網子,就幾乎活不了。

人們內心深處常有種渴望:想做自己。野生動物也同樣需要以「本來如此」的樣貌,度過屬於牠的一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