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化部長龍應台昨日應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邀請,在會員大會上發表演講。面對工商協進會眾多台灣企業成員代表,龍應台臨時更改講題,以「跟時間賽跑的幾件事」為題,列出文化部亟需立即解決的議題。龍應台談及文化部正在研擬推動的「藝術銀行」,希望企業能開放空間展示台灣青年藝術家的藝術作品,獲得不少企業積極回應。
龍應台演講中提到「藝術銀行」,是由文化部編列預算收購年輕藝術家尚未成名前的作品,租借給各個外館、企業放在辦公室,讓前往的民眾欣賞台灣藝術家作品。演講會後有企業認同,表示願意參與這項政策。
龍應台希望公家單位的公共空間或企業家的辦公大樓牆面,可以展示台灣青年藝術家作品。這個點子獲得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法藍瓷總裁陳立恆等多位企業家響應。
龍應台說:「辦公室的牆面、企業總部的牆面、等候簽證的牆面,所有牆面為什麼要掛複製品?為什麼不讓我們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在生活空間裡都出現。今天在座就有好幾位,他們都有好多好多公共空間的牆面,今天我也很受鼓舞,這個時間來得剛好,我們很快就會進入執行階段。」
龍應台談到培養國民素養的重要性,談到政府修復古蹟、修復老國片面臨經費不足窘境,夢想全世界各地都能有類似「光點台北」的場址,行銷台灣文化,也期盼企業界參與。龍應台指出,我們沒有修復的設備保存老的片子,反而北京方面有人向某導演表示,願出資幫他修復舊片,但修復資料需放在北京博物館。
龍應台很感慨,這雖只是個案,但也可能發生在作家手稿,或其他原創品中,她說,雖然文化部向國科會爭取二千三百萬預算,政府力量和速度永遠不夠,就需要企業贊助。龍應台表示,關鍵的事要在關鍵的時間做出來,有些歷史的門只開一下子就關上,她也笑說不是來募款,但邀請各企業家和文化部合作,一起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