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月初發生三起校園槍擊案,校園安全亮起紅燈,而此時,美國電玩市場居然出現一款叫「校園流氓」的遊戲,其內容是教導孩子要以暴制暴,而且還大受歡迎。台灣電玩遊戲市場愈來愈大,衍生的問題也愈來愈多,如果相關單位無法制定完整的規範,恐怕會步上美國的後塵。
國內目前對電玩遊戲的管制相當鬆散,雖然在網咖有青少年午夜十二點後不可進入的限制,但在進入電腦遊戲時,只有一些畫面上的警示,對未成年人根本缺乏強制力,也就是說,一切的規範在於自由心證,所謂的把關只不過是形式而已。
因此個人認為,立法院應積極進行相關法案的制定與審查,正視網路遊戲的嚴重性,千萬不要像美國一樣,出現如此可怕的遊戲,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執法人員也該加強查緝,對違法的業者千萬不能姑息,才能達到嚇阻效果,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多關心孩子的言行,才能避免孩子身受其害。
網路是未來發展的主軸,台灣上網人數已超過六百萬,政府更應該進行相關法條的制定,特別是目前主管事業單位竟是交通部,是相當突兀的,如果政府真要積極發展網路事業,就須思考成立「網路事業部」,不但言正名順,更可統一事權,有效把關。黃柏霖(高雄市/市議員)